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戰場上的蒲公英,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聊解悶就是了。
1947年9月,第三快速縱隊取消了“蛙跳”長山島的作戰計劃,可國民黨軍隊卻並沒有因此放棄奪取廟島群島的企圖,他們轉而把攻佔長山島的希望寄託到了陸軍的身上。
廟島群島是渤海灣的門戶、拱衛平津的咽喉,無論是海軍或者陸軍都不會忽視它在戰略上的重要性。
對陸軍而言,長山島及周邊島嶼是渤海海峽上的跳板,如果不切斷這條交通線,遼寧和山東之間不僅物資供應能夠暢通無阻、兵員調配也可以往來自如——過去,這條海路曾經幫助山東八路軍迅速到達東北,而今後,這條海路也可能使得東北解放軍突然出現在山東——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海軍而言,廟島群島就象是橫亙在渤海海峽上的鎖鏈,鎖鏈的一頭是不能觸犯的大連和旅順、另一頭則是華東解放軍的根據地。如果不切斷這條鎖鏈,國民黨海軍就只能龜縮在美軍保護下的青島基地,前往渤海的時候必須繞道膠東半島的最東端、還必須攜帶雙程的燃料和給養,不僅航行時間長、還容易在中途受到攻擊。如果共軍再在長山島上設定大口徑炮臺,那將立刻使得國軍艦隊無法進入渤海,等於是一舉切斷了秦皇島、葫蘆島、營口和天津大沽港的海上通道——前景十分恐怖。
陸海軍都迫切需要奪取長山島,可這時候,國民政府卻難以預料蘇聯軍隊可能採取的干預行動將會達到什麼“烈度”。海軍不敢貿然派艦隊進行試探,只好把出擊廟島群島(當時叫“長山八島”)的差事交給陸軍——因為此時的陸軍恰好具備了進攻長山島的條件。
47年9月,國民黨軍對膠東半島發起了“九月攻勢”。範漢傑指揮整8師(李彌)、整9師(王凌雲)、整25師(黃百韜)、整45師(陳金誠)、整54師(闕漢騫)和整64師(黃國樑)部攻城掠地,壓迫著華野“東兵團”連連後退。
從常理上看,國民黨“膠東兵團”下轄六個整編師二十個旅,人馬二十萬;而共產黨的“東兵團”有四個縱隊十四個師,兵力十五萬,如果再加上民兵和地方部隊,人數並不少,而且華野背靠著長期建設的老根據地,民眾基礎深厚、物資儲備豐富,實施內線防禦應該沒有多大問題才是,可出人意料的是,一個月下來,日照、平度、掖城、龍口、萊陽、招遠、諸城、蓬萊……全部失守,幾乎日丟一城,最後連煙臺和威海都丟掉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8月底9月初的時候,陳毅和粟裕帶領華野總部、6縱和特縱去魯西與“陳唐葉陶”部隊組建“西兵團”,把 2縱(韋國清)、7縱(成鈞)、9縱(許世友、聶鳳智)和新組建的13縱(周志堅)留在根據地,合成了“東兵團”。陳粟臨走時委派許世友和譚震林擔任“東兵團”的負責人,但這項匆忙的人事安排中卻存在著一個問題——許和譚當時並不在一起,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帶領9縱和13縱在膠濟鐵路以北、華野副政委譚震林帶著2縱和7縱在膠濟鐵路以南,而且兩個人一位是八路軍一位是新四軍,共事的時間比較短,相互配合不夠默契。
倆人還沒有見面,國軍就發起了進攻。於是乎,譚政委在路南、許司令在路北,各自提出一套作戰方案、都要求對方向自己靠攏,而這時,華野總部(陳毅、粟裕)支援許世友,華東局(饒漱石、黎玉)支援譚震林,四大機關電報來電報去的,最後鬧到了陝北的中央軍委。還沒等大家把事情扯清楚,國民黨軍就已經切斷了膠濟線,把譚和許分隔開來了。
這個局勢實在不妙——本來,當初“七月分兵”的設想是外線分兵、內線集中,結果兩個月打下來,該分兵的“陳唐葉陶”損失慘重、不得不在外線會師,而該集中的根據地內線卻被敵人截斷、陷入了分散抵抗的困難境地——結局和計劃正好弄了個顛倒,讓人措手不及。
形勢嚴峻,好在“東兵團”的各路將領都是打游擊的高手,對付圍剿頗有心得。各縱隊在國軍的追擊下一邊撤退一邊反擊,雖然丟掉了地盤、部隊並沒有被打散,但這樣一來,卻終於讓國民黨軍打到了海邊、有了進攻廟島群島的機會。
47年9月23日,整8師166旅的498團攻佔蓬萊縣城,隨即向廟島群島發動試探性進攻。
整編第8師是抗戰時期的何紹周第8軍,此時下轄42旅、103旅、166旅和獨立旅。這四個旅中,42旅(就是“榮一師”)和103旅(就是蔡智誠當過噴火兵的103師)屬於遠征軍部隊,美式裝備、戰鬥力比較強,而“獨立旅”是李彌到山東以後收編的偽軍雜牌,國防部的名冊上並沒有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