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不掩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請戰·求情,[綜清]清蒸大排檔,霞不掩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珠倒臺、太子和阿哥們也娶了新福晉,這幾件大事順利辦完,康熙心中也是高興異常,可是還沒等他高興多久,就收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奏摺,說葛爾丹集結兵力三十萬,並已與科爾沁王約定,要在明春會兵南下。
本來康熙這次給太子冊封太子妃,聲勢之隆重,本就有粉飾太平的一層意思。
此時,突然接到這樣的奏報,康熙更是心潮澎湃,不是氣的而是興奮。葛爾丹稱雄西北,作惡多端,他早已忍無可忍了。
這些年,他費盡了心思,要引誘葛爾丹東進,以便御駕親征,消滅這個不馴服的蒙古叛王,拿著這個奏報,康熙那還坐著住,當即一拍大腿讓人宣眾阿哥和臣子們覲見。
乾清宮東暖房內,康熙正斜臥在炕上,詢問著以太子為首的眾阿哥們和一幫臣子的意見。
胤禟還有老八、老十三人來了之後便默默站在一旁一角落聽著,他們雖然都已十三歲勉強算是成年,可在此時還沒有職務也沒有封號,自然只能排在末位。
胤礽眼角掃到末尾處的少年心神便是一陣顫動,哪知康熙突然指著桌案上的摺子,皺眉問太子道:“胤礽,你對此番急報怎麼看?”
胤礽一驚回神,思忖片刻後回道:“此番急報葛爾丹率兵十萬,東掠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又沿河而下,進駐巴顏烏蘭以東,來勢洶洶不可不防。幸而皇阿瑪自二十九年與會盟之後,一直以撫慰二字待蒙古諸部。諸部感受聖恩,此三年來,常有蒙古部來朝稱臣,以為我朝廷藩屬。以此可見,天下合於一統,葛爾丹早以大勢所去。“
“如今葛爾丹起刀兵犯境,妄圖分裂疆土,實乃不自量力。皇阿瑪英明早以費揚古領右衛將軍事,駐防于歸化,薩布素諸將也紛紛授命練兵,暗中部署。如若葛爾丹果真膽敢進犯,定能讓他有去無回。”
“嗯。”康熙點點頭,沒有說話,太子所言,句句在理卻是毫無新意,中規中矩不過拾人牙慧而已,他又轉頭向其他阿哥中瞧去,正好看到一副躍躍欲試的大阿哥:“胤褆,你說說看。”
自明珠一案之後,大阿哥失去了背後勢力,這才使他不得不收斂了許多。可他的心中也憋屈,此時聽說葛爾丹來犯,不由得把他的心思撩撥起來。
也想趁這個機會立番軍功,見康熙詢問,他連忙起身道:“兒臣也以為太子所議甚是。若葛爾丹敢越克魯倫河一步,兒臣願請命出征,為皇阿瑪率軍割下葛爾丹的人頭,以揚我大清國威。”
聞言胤礽心中是一陣膩歪,其他阿哥互望一眼,哪還不知道大阿哥這是在藉著太子出戰的話頭,想要請命掛帥出征。
“你有這份忠君愛國之心,實屬難得。”康熙心如明鏡,掃一眼大阿哥,卻是笑著說道:“不過朕決定這次御駕親征,親自率軍三十萬,將葛爾丹一舉殲滅”
此言一出,大阿哥心中一突,哪還不知道自個的計劃是不可能達到的了,不由頓感失意。
眾皇子們看在眼中,均是不說話,不過各自心中也有小算盤,胤礽倒是鬆了口氣,大阿哥不能領軍,自然不可能得大功勳,那麼也便不會威脅他的儲君之位了。
眾阿哥是一陣沉默,不過大臣們卻是紛紛勸諫說,皇上金貴之體,不宜遠征沙漠,受那顛沛之苦;也有人說,國家存糧不多,難以應付。
但康熙心中有數,葛爾丹狡猾,非御駕親征,不能徹底制服他,至於糧食,他有暗藏在延安等地的四百萬石軍糧,加上京師存糧一千萬石,足夠了。
所以,他才下了這麼大的決心,任誰說什麼都不聽的。
他當即下旨,從今年起,在全國各地,永不加賦,與民生息,並命禮部、兵部、吏部會同上書房大臣,立即草擬討賊詔書和隨駕、留守人員名單,以及太子監國事宜,定於五天之後,出征討賊。
大臣們見康熙心意已決,不也不敢多攔,畢竟還真沒有哪個不怕死的敢真得來勸諫皇上。
索額圖見狀暗暗勾唇,他真是巴不得皇上親政,皇帝一旦出征,自然是太子監國,那麼他便是當朝第一人了。而這出征時間越長,對自己的計劃也就越有利!
大事已定,康熙自然心情喜悅,望著一側的眾阿哥們,笑著說道:“讀萬卷書,不及行萬里路。多多歷練,才能長見識,日後才能當得大任。此次親征,朕決定帶上所有年長的皇子隨朕同行,老三、老四、老五、老七,你們可敢隨朕出征?”
被點名的阿哥們身體一震,紛紛伏地叩謝聖恩,:“兒臣願往!”
小十見沒有自己什麼事,不由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