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部分,曖昧專家,點絳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頭吸引到她,而是周遊的博學讓她仰慕不已,恨不得每時每刻都停留在周遊的身邊聽故事。
而大志則站在一塊石頭前,嘴巴合不上。
周遊為他介紹道:“這是涪江石,產於四川省綿陽市涪江中上游河段。涪江石經水流千萬年的沖刷和打磨,形狀千姿百態,紋理清晰,色澤豐富,小者僅幾兩,大者上百斤,石中構圖惟妙惟肖,瑰麗多姿,極具觀賞價值。你看這塊石頭的紋理像不像一棵樹?”
大志嘀咕道:“這哪裡是像啊,簡直就是畫上去的樹!”
周遊笑著回道:“這種叫畫面石,是涪江分佈最廣,藏量最豐富的一類。它們經流水千萬年的侵蝕和洗刷,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圖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價值不菲。”
大志和阿甘聽得不住點頭。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區區的石頭也有如此多的學問,更沒想到石頭上邊的圖案能神奇到如此境地,簡直就跟畫上去的一般。
小蝶則拉著周遊指著一塊造型很像山貓的奇石,嘴巴不知道說什麼。
周遊則繼續講起課來:“這是形體石。涪江形體石大多源於石灰岩,砂岩,矽質岩及變質火山岩。既有河流卵石,也有山坡溪溝中的轉石與礫石。經自然風化溶蝕作用塑造成各種生動奇妙的物體形象。有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的象形石,也有山勢造型而形成秀美壯麗的山川風光景觀石,還有形態怪異,妙趣橫生,極富自然美感而令人遐想聯翩的意象石。”
“好深奧!”
“好多學問!”
小蝶和大志紛紛表示不懂,讓周遊哭笑不得。
“看來這位先生是行家啊!”
一位戴著眼鏡,大約四十來歲的男子走將過來,伸手主動詢問道:“先生的相貌很是生疏啊,周邊的賞石高手大都為鄙人所識,想必先生是外地人吧?”
周遊微笑著與其握手,回道:“鄙姓周,廣東明遠人。因收到雞血石交流會的邀請,所以第一次來到美麗的臨安市。至於行家就不敢當,不敢在高人面前嫌醜啊!”
“看來周先生是競爭對手了!”
男子雖然這樣說,但表情一點敵意也沒有,笑話的成分居多。
“廣東明遠!”
可週遊正想回答之時,男子突然想起一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