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4部分,太易,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行為。但隨著生靈越發貪婪,毫無節制的過度採伐,讓地母苦不堪言。
哪怕地母自身保持神性,但具備自我意識的女神同樣在積蓄著怨氣。
“為什麼?為什麼你們不去對天求取,為什麼一定要在大地上生活?”
再寬容的神明,當一千年,一萬年,十萬年,乃至百萬年的漫長折磨後,最終也會積累相應的怨氣。
當怨氣爆發,也就有了天地之戰。
地母神一次次和天庭對抗,正是兩者之間天然的鴻溝。也是從創世之初所揹負的因果與原罪。
倘若造物主能自我開闢世界,不需要天地二神來支撐宇宙。那麼,天與地不具備意志,一切來自造物主本人。也就不會有所謂的天地之爭,大地也就不會本能的積蓄怨氣。
然而從太古開始,最初的原罪就已經註定。造物主開闢宇宙失敗,是初代地母捨身化作大地,當做整個宇宙的基石。
至此,她擁有著宇宙的無上功績。
按照當初原本預計,造物主本想在傷勢痊癒後再開一個新宇宙。換言之,這個宇宙本身僅僅是一個臨時存在的休息地。是天地二神用來保全上一個宇宙遺留“霄”字輩太古神的停留地。
也就是說,當造物主傷勢痊癒後,本應該立刻開闢新宇宙,天地二神的使命從而結束。但這個宇宙自身孕育生命,讓天地二神產生分歧。
元皇認為:存在即為合理。不需要開闢新宇宙,而是應該在這個宇宙之上進行建設。
地母認為:造物主已經恢復,而諸神力量大增,應該聯手開闢一個新宇宙。而不是留在這個倉促締造的宇宙。這對誰都不好,應該將生命轉入新宇宙。
因此,最初的天地之戰爆發。
最終在漫長的太古紀年中,兩位古老的大神化作宇宙的本相。元皇神隕,地母也面臨著復活的命運,從上古時代復生。
但即便是上古之初,地母仍然沒有放棄新宇宙的建立,向造物主提出請求。
只是面對後天生靈的誕生,讓造物主乃至眾多太古神沉默。
看著這些弱小的新生命,造物主暫時停下新宇宙的計劃。太古神們讓出自己的空間,交給這些後天生靈。其中,地母的損失是最大的。
對一個宇宙而言,充滿活力的生命或許很重要。但對於這個由天地二神所形成的宇宙而言,卻未必了。只是地母在諸神的勸說下,默許了最初的生靈在自己身上生存。
只是面對這些生命體,地母絕無好臉色。完全是看在造物主的面子罷了。每當容忍一段時間後,必然爆發火山、地震一類的災害作為懲戒。
對地母的消極態度,造物主留下預言並承諾。
“在遙遠的未來,大地會孕育自己的生命。那群擁有大地氣運的生命,是大地表層的真正主宰者。”
這樣一來,地母才是真正的大地之母。面對自己的子女,造物主相信地母會流露真情,從而容忍生靈在大地之上的行動,進而守護整個宇宙。
但是,分歧很快就來了。
生命由媧氏創造。由地母的對頭創造出來的生命體,對地母而言生來便帶有原罪。
而這件事,也無疑超出造物主的意料之外,妨礙了他的預言,讓整個宇宙的走向進入一個偏折的道路。
本來應該是地母塑造生靈,但由媧氏塑造七十二種族,無疑奪取地母的權柄和氣運。也造成上古之時的地母大戰。
面對地母的一次次怒火,太古神乃至造物主都不曾干涉,正是出於這一重考量。終究這些生命不是地母親手塑造的生命。
直到炎帝時期,在造物主和炎帝的化解下,地母總算解開心結,願意承認這些生命的正統性。可就在這時候,造物主離去,炎帝隨後隕落。
這兩件事後,讓地母和黃帝之間再無緩和,最終爆發最後一場地母大戰。
孟翰看到地母之戰的背後意義,臉色變化了:“姐姐未來會建立屬於大地一系的生命?”
“造物主留下預言,受到地母加冕的大地之子,才是大地之上的主人。也唯有我們親自塑造的生命,才是大地最正統的嫡系。”桑蘿笑道:“命運被拖延,但並非無法到來。媧氏的生命終究不是大地的主人。媧氏一系的力量,也無法領悟真正的大地奧秘。你捨去人身,不是馬上就成為真正的地神嗎?人身對地神而言,是最大的束縛。”
“至於那些生命乃至文明,僅僅是為王開道,未來必將毀滅於命運。”
“包括人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