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秦時明月之大反派系統,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咎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此刻手中的力量。和田氏一族,項氏一族不同,我們可沒有舉兵造反的能力!”
魏咎知道自己兄弟說的是實話。與齊楚等偏遠的國家不同,韓國和魏國故地一向是帝國重點照顧的物件。
韓國故土,三川郡地勢險要,乃是秦軍出關的必經之地,控扼關東的咽喉。上黨郡連線太原雁門等地,加上太行一脈的險要,乃是監視燕趙等地糧草轉運的要衝。而穎川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乃是相當富饒的郡縣。
韓國擋在秦國東出的要地之上,所以第一個被秦國滅亡。只是至此之後,秦國對於韓國舊族的監視卻是更加嚴密,洛陽,滎陽更是屯有重兵把守。
魏國雖然相比韓國要好些,但是也差不了多少。這些年來,秦國將韓魏兩國的宗族遷徙各地,為的就是將這兩地牢牢的把握在手上。
別說他們此刻手下的武裝只有些亡命之徒,江湖俠客,就是他們在地方上能得人心,聚集人眾。若是舉兵,也是隻有死路一條。
可是知道歸知道,此刻魏咎的心中就像是有一團火在燒,焦急得不行。
“可就算如此,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啊!難道眼睜睜的看著魏國復興的機會從手中熘走麼?”
“咎兄,不必著急。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此刻比我們著急的人有的是,你又何必杞人憂天?帝國的帝位之爭還沒有落在帷幕,項氏一族和田氏一族仍在舉棋不定,誰也不想要做這個出頭鳥。何況,若是公子繼承了帝位,實現了當初的諾言,賜予我們一郡之地,你又何苦再做那殺頭的活。”
魏豹揚了揚手中的酒壺,說道。
“但願如此吧!”
……。?項地。
雨中,范增緩緩走來。他一頭白髮,滿臉丘壑,眼神卻是炯炯。
“少羽,帝國已經正式頒下了詔書。看來帝位之爭,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扶蘇現在在哪裡?”項少羽站在簷下,看著雨勢,問道。
“據聞扶蘇仍在行在。不過依我之見,他應該是連夜趕回咸陽。若是按照路程與時間推算,此刻應該已經過了洛陽,在函谷附近。”
項少羽點了點頭,笑道:“叔父此刻應該也是忙壞了吧!”
“沒錯。你叔父此刻正在做著準備,公子一旦繼承帝位,楚國復興之日有望。”
“他繼承不了。”
項少羽肯定的說道。
“為什麼?”范增看著這個親如子侄的少年,疑惑的問道。
“因為有那個人在,他就繼承不了帝位。”項少羽目光銳利,說道。
“而那個人一旦繼承了帝位,那時候,就是我等舉兵之時。”
“你的叔父是不會答應你的,只要公子扶蘇還在。”范增眸中幽光一閃,深沉的說道。
“也許吧!”項少羽說道,:“不過若是那人繼承了帝位,到時候就算是叔父不想,恐怕也不能不這麼做了。”
項少羽握緊了自己的拳頭,向前走了兩步,任憑雨水淋溼自己,感受著這狂暴的雨勢。
雨勢很大,項少羽喉嚨湧動,似乎在說什麼,卻只有近旁的范增能夠聽到。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未完待續。。)
第三十七章 關河之塞 函穀道險
夜深,路狹。
“公子,再有五里路就是函谷關了!”
蒼松樹下,高漸離將水囊遞給了坐在樹下的公子扶蘇,說道。
公子扶蘇接過了水囊,開啟了蓋子,微微啜了一口,又合上了蓋子。
這一路來,布衣小帽,墨家一眾統領護衛著公子扶蘇,專走小道偏途,為的就是避開他人的耳目,同時儘快趕往關中,回到咸陽。
只要過了前面的函谷關,後面就是關中的地界。
函谷,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作為關中的東大門,關中四塞之一。
關中關口甚多,然而最為重要的則是函谷,武關,散關,蕭關四座。其中,函谷關,又是秦國經略的重中之重。
函谷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其關位於谷中,地勢險要之極,是秦國東出的大門。
數百年來,憑藉函谷關,秦國數次抵擋了來自關東六國的攻勢。
諸國合縱軍隊往來百萬大軍,飲恨函谷關下。
因為函谷關的存在,秦國能夠關其門來種田。
以至於如今的格局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