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客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懷疑師爺,木遇記,孤客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模樣,瞧著他如今髮髻松亂,袖口大挽,下襬高撩,光著腳丫,俱都一言不發,退個乾淨。

阿木也想混著出去,只聽著師爺又一聲吼,“木阿木,你給我留下。”

阿木正想著誰啊這是,名字取的,便見師爺目光森然地盯著她。

師爺也顧不得收拾,待人都走了不見影,一把撩開遮眼的頭髮,指著阿木道:“我柳如海雖不是什麼聖人,可到底也讀過幾本聖賢書,家中父輩也曾是如這烏縣的百姓一般,赤腳朝天,為著一點口糧殫精竭慮,也曾遭受不公而狀告無門,你就真當我狼心狗肺,喪盡天良,定要將他們血肉咬下來才對得起我這師爺的身份?”

阿木連忙擺手,訕笑,還沒來得及開口,便又聽師爺冷哼。

“你見百姓日子艱難,米糧不繼,衣被不暖就斷定是我動了手腳?我柳如海忝居師爺之位,實掌一縣要職,卻不能令這一縣八鄉的百姓富足,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全是小老兒的錯處了?”話罷,師爺又嗤笑一聲,“你這麼想也沒錯,作為一縣父母官,卻不能令治下百姓安康,可不就是錯嘛!”

阿木知道自己八成冤枉了師爺,連忙搶著說道,“師爺,我錯了,我只是問問,問問而已。畢竟,這百姓也太遭罪了。”話說到最後,阿木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師爺氣道,“百姓遭罪,就讓我蒙冤?你木大爺就是這麼辦案的?你這真行啊。”

阿木委屈,“師爺,你也太不講道理了,我就問了幾句話,你就追著我滿屋子跑,這真要是辦案,您老早就被拉下去打板子了。”說完,她偷偷瞟了瞟師爺,見師爺臉上又是陰雲密佈,立刻跳起來,“不能再打啊,話都不讓人說了。”

師爺盯了她半晌,這氣是壓了又壓,忍了又忍,這才接著道,“我也希望自己有那經天緯地之才,動一動這烏縣風貌,解一解這百姓之苦,可我柳如海生來愚鈍,到如今依舊是個落魄書生,百無一用。十多年了,我能做的,便是不讓這一地百姓,日子不再回到以前,盼著他們日積月累,總有一天能變好。”

師爺穿上鞋,從鎖著的櫃子裡翻出幾本簿子遞給她,“你既查案,我便給你證據。這幾本是衙門入賬簿子,這是夏稅秋糧的簿子,這是商戶匠人的稅銀,這是伐木役工的簿子,還有,這是城裡商戶小販私下裡的孝敬錢。這最後一本,是衙門每年各處所出。這些都是方便自己看做的,同架庫閣裡頭的記錄一般無二,你若是不信,我便秉了大人,開了架庫閣給你查便是!”

阿木略翻了翻,不知該不該再看。

師爺搖搖頭,“你既有所疑,我也沒什麼見不得人的,看吧,只一件事,出了這屋,這事便不能說出去。”

師爺這麼說了,阿木也不客氣,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田賦看不出什麼,按畝徵收,並沒有多徵多納,更別提什麼山林賦,河澤稅了。商戶匠人也是按例繳納的稅銀,規規矩矩的十五稅一,也有店鋪私下給的好處,頭一個就是叫做李記的酒樓,年年一百兩,餘下的就是多少不一的,有五十兩的,也有十兩,五兩的。這一帶山多樹多,所以常有伐木之役,阿木略翻了翻,也不是太頻繁,便放到一邊。

阿木又去翻看那本支出。縣衙裡大到修補城牆,縣衙維修,糧種和耕具的購買,小到衙內官吏俸祿,筆墨添置,一筆一筆,何時,何地,何人經辦,何人作證,筆筆皆是清清楚楚,一旁的手印也是個個無缺,都沒問題。

阿木心裡暗暗奇怪,又將前面幾本翻開,心裡粗略算了算,抬頭看師爺。

師爺賬冊做的清爽,略有經驗的人一瞧便能看出一二,且師爺拿出賬簿,本就希望阿木能看出來,現在見她一臉震驚,便問道,“看出來了?”

阿木點點頭,夏糧秋賦以及商戶的稅銀簿子雖厚,但扣除了上繳的部分,餘下的遠遠不能抵上縣衙的支出,也就是說縣衙年年入不敷出。

按理說,這都入不敷出了多少年了,這些人竟然還能這麼好好地活著,瞧那胡縣令,只怕活的還挺滋潤。真是奇了怪了哈,擱下簿子,阿木等著師爺解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開特殊教育學院

尹木木

憶歸兮

醉雲煙

逍遙武神

窮得叮鐺響

有些故事就要發生了

蘇小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