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067 西瓜苗死了,田園神豪,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配製好的魚飼料發酵3~7天即可,第四天的時候,楊振宇聞到了比較刺鼻的酸味,意味著魚飼料發酵的差不多了,開啟薄膜,拖了一袋出來,鏟了一盆抱著去餵魚。
小魚苗任然會喂一些紅蟲,增加蛋白質。
大魚苗,楊振宇就直接喂自己配製的魚飼料了,隨便撒了兩把出去。
魚飼料漂在水面上,過了兩分鐘,有幾條草魚游過來吸食。
草魚試探性吸了兩口,感覺味道還不錯,擺動身子搖著水花,在水面上張嘴大口吸食起來。
魚群陸陸續續也遊了過來爭搶著吸食,楊振宇笑了笑,看來自己配製的魚飼料還不錯。
“不要搶,多著呢!”
直接端起大盆潑了出去。
魚群衝擊著水花瘋狂搶奪口糧。
喂完魚,楊振宇又放了半米深的水,天氣越來越熱,水淺了氧氣供應不足。
事情做完回家,楊振宇剛放下塑膠盆,就去看他最關心的西瓜苗了。
資料上說,西瓜種子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長出苗子來,長出來的苗子可以直接種進地裡了。
楊振宇這幾天每天都會去看自己培育的西瓜苗,過去這三天,沒有任何進展,今天正好魚飼料取得了成功,他在期待西瓜苗也能破土而出,這樣就是喜上加喜了。
然而當他走到地裡時,任然沒有見到破土而出的西瓜苗。
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
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楊振宇蹲下身,用手輕輕拋開一些土,看看情況。
結果眼前的西瓜種子長出來的牙子已經乾癟了。
楊振宇感覺情況不妙,起身拿起鋤頭挨著刨開土壤,露出來的牙子全部死完了。
看到這樣的場景,他也不繼續刨了,不用想,剩下的牙子肯定也死了。
難怪過去三四天了,地裡一點動靜都沒有。
他的育苗嘗試宣告失敗。
楊振宇意識到種西瓜確實是需要經驗和技術的。
接下來該怎麼辦?
種植的季節快過去了,重新開始催芽育苗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要是再失敗,估計今年種植無望。
楊振宇為了保險起見,準備去找村裡會種西瓜的前輩取取經。
先開車到村委會打聽情況,楊家灣村三千多人,楊振宇也不是每個都認識,需要找張明康打聽打聽。
走進張明康辦公室,張明康笑著起身打了招呼,給楊振宇倒了一杯水,“小楊,我今天去鄉政府開會,馬鄉長給我講,你的那個土地承包補貼款每畝能夠爭取到135塊。”
135塊!
比楊振宇心裡預計的還要多五塊,他很滿足,但是臉上任然泛著愁色。
“辛苦張叔為我跑來跑去的。”楊振宇感謝道。
張明康最瞭解楊振宇,若不是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他不會這般泛愁,關心道,“小楊,是種苗的事情沒聯絡好嗎?需不需要我幫你介紹介紹?”
“不是種苗的事,張叔。”,楊振宇實事求是的說,“種苗已經聯絡好了,到時候讓公司發貨就行,我是愁那二十畝西瓜地。”
“西瓜地怎麼了?”
“張叔,我查了很多資料,自己嘗試培育西瓜苗子,失敗了,今天去地裡看全死了。”
張明康笑道:“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兒啊,小楊,種地還得靠經驗,資料這些東西只能提供一個思路,真操作起來,不一定就能成功。”
“張叔說的有道理,我今天來是想問問村裡有沒有其他人種西瓜?或者以前種過西瓜的?”
“有倒是有!”
張明康端著茶杯思索道。
“張叔,是誰?能帶我去見見他嗎?我找他拜師學藝。”
張明康一邊吹茶水,一邊搖頭,“四組有個叫楊文舉的老頭兒,年輕時種了十多年西瓜,你奶奶應該知道他,前幾年再外打工,去年滿了六十,年紀大了,外面不好找活兒,今年又開始在家種西瓜了。
這個人一根筋,心眼小,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怎麼說都沒用!”
“我就去找他取取經而已,他不會那麼小氣吧?張叔,你是不是想多了?”
張明康道:“小楊,你想啊,你今年要種西瓜,而且一種就是二十畝,這麼大的規模肯定會影響到他的生意,以他那小心眼的性格,巴不得你種不出來,免得搶了他的生意。”
“他今年種了多少?”楊振宇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