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402 兩種養殖場模式,田園神豪,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振宇這段時間忙著和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應酬,又以青江縣企業家協會的名義向青江縣的貧困地區發起了捐助活動,在媒體的宣傳下,他這個協會會長在青江縣政界、商界以及社會民眾中樹立起了正面的形象。
用王魏的話講,根基差不多穩固了。
楊家灣村這邊,張明康著手落實養殖場的建設工作,他和家華保育基地的總經理張家華取的了聯絡,張家華承諾最近就派人來楊家灣村指導養殖場的建設。
從第一批兩頭烏拉回楊家灣村試養開始,半年來,楊振宇也在關注兩頭烏在楊家灣生長情況,著重點在觀察兩頭烏生長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病例。
有系統提供的【獸醫小能手】幫助,這項工作不算難,到目前為止,農戶家飼養的兩頭烏都已經達到了出欄的體重了,而發生的病例都是一些正常的病例,證明大規模引進的可行性是很高的。
正因為如此,楊振宇才沒有親自去談,甩手交給了張明康。
但是張家華派來的技術員第一個問題就把張明康難倒了。
去年年終總結會上,規劃的養殖規模是五百頭,但並沒有說明是村500頭的純育肥豬場,還是50頭基礎母豬自繁自育的豬場。
簡單理解,一個是出欄五百頭,養大就賣。
另外一個是存欄五百頭,等待母豬繁殖。
聽上去並不複雜,但兩種養殖場卻是完全不同的建法,成本也不一樣。
動則就是上百萬的花費,張明康拿不定主意,對技術員說:“等楊總回來了,我們再一起商談一下,聽聽他的意見。”
楊振宇接到張明康通知的時候,反應和張明康類似,確實沒有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處理完協會的事情,趕回了村裡。
張明康得知楊振宇回村,帶著技術員去見楊振宇。
“楊總,你好。”技術員禮貌稱呼道。
“你好,請坐。”
三人移步到沙發坐下。
楊振宇直入主題:“麻煩你給我們講一下兩種養殖場的建造模板?”
技術員從身上公文包拿出兩份檔案,“楊總,這是我們公司採用的兩種養殖場模板。
配套設施以及建設成本、各種材料的價格都列出來了,你和張支書可以看一下。”
楊振宇和張明康一邊看,技術員一邊介紹道:“如果是五百頭的純育肥豬場,建造起來比較簡單。
豬舍規模:60米長,15米寬,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左右。
場地面積包含路、化糞池、發酵棚、飼料房、庫房、生活區,總面積佔地4畝。
牆體我們採用正常的磚混結構,屋頂用彩鋼瓦,大梁用4毫米厚方管。
成本如下:紅磚單價加運費05元一塊,差不多需要八萬塊磚,其中包括了水池用磚和庫房生活區總計費用,合計40000元。
水泥、砂子、石頭、石灰……這些材料加起來在60000元左右。
屋頂採用十公分泡沫彩鋼瓦,一平米35元,山形人字屋架兩邊起坡,坡長10米,總計1200個平方,總價42000元。
屋架所用鋼材一噸4200元,大致需要3噸,共計12600多。
剩下的還有門、窗、風機,水簾,還有地暖……加起來差不多50000元。
配套設施裝置需要刮糞機、固液分離機、水泵、鍋爐、地溝風機、料塔,粗略估計70000元,
人工費這塊,我個人建議包工不包料,材料自己買,請工人建,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估計需要支付施工費人工費100000元左右。現在做什麼,人工費都不得了。
最後還有修路平場地,架線通電,鋪管子接水……等等費用,這個根據實際情況來算。
合計算下來一個500頭規模的純育肥豬場需要建造成本50萬左右。
然後是引進五百頭生豬仔,按照公司之前和你們談的價格450元一頭的價格算,需要225000元,至於最終價格,你們和張總去談,我只負責指導養殖場的建設。
這樣算下來,總成本在七八十萬左右。”
楊振宇抬頭看向張明康:“不算貴,加上4畝地的土地承包費用以及養殖人員的工資,投入將近百萬,還能接受。”
張明康點頭,繼續問,“另外一種是什麼價?”
技術員繼續講道:“50頭基礎母豬豬場的建造成本要高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