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03 再次開出高階物品,田園神豪,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康也沒想到,自己只是想空閒時找個事情做,卻搭上了楊家灣村產業發展的這輛大貨車。
當然,他很清楚,是村委和楊振宇有意在幫助他。
實際上楊振宇今天拿給楊康的單子,只有一百多瓶酒,是抖音粉絲買的,這個單子相比之前上千的快件而言,不算大。
楊振宇也是想看看楊康能不能把這一百單的生意做好,如果做的好,以後再循序漸進增加訂單數量。
這筆快遞費給誰都是賺,為啥不給本村的村民呢?
楊康也沒想到開業第一天,會有這麼多鄉親來照顧他的生意,忙碌了起來。
楊振宇上去打了一聲招呼,準備回去了。
羅會趕緊給楊康使了一個眼神,楊康放下手上的事兒,跑上去道,“張支書、楊主任,要是不忙一起吃個午飯吧,就安排在楊主任的農家樂。”
楊振宇道:“楊康叔,店才開業,事情多,你先忙自己的,後面有的是時間吃飯,我得去找楊文舉一趟,後山二十畝洋芋地該下種了。”
楊康看向張明康和村委其他人,張明康道:“後面再吃。”
楊康微笑道:“也行,改天我提前通知你們,不管怎麼說,非常感謝各位今天來捧場。”
“去忙吧,楊康叔。”楊振宇揮手道。
其他人回了村委會,楊振宇開著麵包車去了楊文舉家裡。
楊文舉自己也在準備洋芋下種的事情。
見到楊振宇的身影,笑嘻嘻地迎上來,稱呼道,“楊主任。”
楊振宇看了一眼楊文舉揹簍裡的洋芋種,“準備什麼時候下種?”
“就這兩天,你要是忙,我先來給你幹,家裡有婆娘在,不用擔心。”楊文舉道。
楊振宇道:“不忙,我在甘肅那邊聯絡的洋芋種可能也要過幾天才拉的回來。”
楊文舉點頭笑道:“行,楊主任,到時候通知一聲,我組織人來。”
全村上下最近都在忙冬種的事情。
西南地區,冬種的主要糧食作物就是洋芋。
村民們得知楊振宇今年要種二十畝洋芋的時候,也增加了種植規模,他們在想,楊振宇種這麼多洋芋出來,會不會能賣出西瓜的價錢?
要是那樣,都能跟著賺一把了。
村民們還不知道楊振宇準備建洋芋粉加工廠的事情,楊振宇也沒告訴他們。
他們只是憑直覺,覺得跟著楊振宇做事能賺錢。
這種直覺的邏輯思維很簡單,因為夏季的時候,楊振宇的二十畝西瓜地賺翻了。
……
王春燕多年養成的自媒體運營思維,讓她對社會性事件非常敏感。
她覺得楊家灣村的這次冬種能夠引起網和社會的關注。
在短影片時代之前,國內的網民人數在三億上下浮動,進入短影片時代之後,國內網民人數達到了七八億,這中間增加的幾億量便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他們是最沉迷於短影片的網友,所以抖音號稱有八億使用者。
這部分人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親身體會了時代的過渡,絕大部分人體會過農村的生活,懷有一定的農村情節。
那個時代的農村基本上是集體生產,而這次楊家灣村的冬種活動或許能夠喚起他們年輕時候的記憶。
社會性事件、熱鬧、有共鳴……等一系列的因素都預示著這個影片會登上熱門。
王春燕和劉娟討論了影片拍攝方案,又何村委會對接,最後把拍攝地定在了楊振宇後山的二十畝洋芋地。
等洋芋種送來之後,楊文舉組織了四十人的隊伍到後山種洋芋。
王春燕起飛無人機拍攝耕種的場景。
她對這個素材充滿信心,腦子裡已經有了剪輯方案和文案了。
拍攝完對楊振宇微笑道:“說不定我這一個影片獲得的關注都比你那個號要多。”
楊振宇笑道:“那我得提前恭喜你哦。”
“好了,不和你扯了,我要回去剪輯影片了。”,自信滿滿,回頭喊道,“劉娟,回工作室。”
劉娟手裡拿著鐮刀刨了兩個坑,準備種洋芋,聽到喊聲,立馬追了上去。
楊振宇看著鄉親們耕作的背影,似乎能夠抓到王春燕嘴裡提到的那些能吸引人的點。
這時,系統面板突然彈了出來。
【致富等級:3】
【致富經驗:20003000】
【勞動時間:2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