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金屋恨(完結),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帶動命盤中的子女宮運來。但劉遷畢竟是皇族子弟。 娥兒心動之下,有點為難,這才找到哀家。”
“飛月?”劉徹若有所思,沉吟道,“娥兒可有滿意人選?”
“陳娘娘說,江都翁主細君,如今年紀尚幼,善解音律,柔順可人。是極好的。”金娥道,“若可以,娥兒必會善待。”
“細君,”劉徹念著這個陌生地名字,無謂一笑,“她乃罪臣之後,若得娥兒收養膝下。倒也是喜事一件。”
“這麼說,”王太后望著他,道,“皇上是同意了?”
金娥見劉徹含笑點頭,心下歡喜,拜倒道,“謝皇上。”
“都是一家人,謝什麼呢?”王太后含笑道,語意微涼而深長,
“徹兒,若有一日,哀家不在了。你定要好好照拂子仲和娥兒。”
“母后。”劉徹地眸一暗,近些日子,王太后的身子越發不好,經常頭疼泛起來,連眼前都看不清。他心裡極是憂慮,但也無法可施。只得盡力多到長樂宮來,陪著母親。
王太后安撫拍拍他的手,道,“娥兒,你先回去吧。哀家有點話想對皇上說。”
“是。”金娥細細應道,一拜離去。
“徹兒,”良久,王太后微微道,“你陪我到長樂宮外走一走吧!”
“好。”一向與母親關係甚是和睦的劉徹,自然不願意違逆母親此時的要求。 “母后想去哪?”
“哀家想去越陽臺,回頭看一著這座長樂宮。”
“徹兒,你知道,當年,哀家懷著你的時候,也曾在這個地方,看著長樂宮。”
秋陽之下,長樂宮顯得越發肅穆。低聲的宮人在廊上走著,捧著送給皇太后地藥膳。
“是麼?”
“哀家便是在長樂宮第一次看見阿嬌。”王太后感覺攙在她臂上的手緊了緊,不動聲色的一笑,道,“那時候地堂邑翁主,在長樂宮裡當真是受盡恩寵。竇太后只有她唯一一個外孫女,疼如珠寶。很多年後,當哀家也有了娥兒,才能體會竇太后的心情。”
“那時候哀家想,這個女孩真實幸運,無知間就擁有了這個世間最尊貴地身份,單純不知心計,只怕對她未必是幸事。果然,後來,一一應驗。”
“母后,”劉徹垂眸,淡淡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如今,徹兒也有了四個兒子了。”王太后卻是毫不在意,“回想元光年間,因無子而陷入的窘境,當真是恍如隔世。”
他腳步一滯,不悅道,“還提那做什麼?”
王太后並不看他,慢慢道,“這段日子我冷眼看阿嬌,竟是比從前懂事多了。而她一個嬌貴女子,要吃多少苦,才能磨成如今的模樣?徹兒,當年,是我們母子對不起阿嬌,所以,徹兒,這幾年既然你已經大權在握,能對她好點,就對她好點。”
劉徹沉默了一陣子,道,“我知道了。”
“還有陌兒,”王太后繼續道,“畢竟是皇家血脈,須得敬告太廟,明發天下。”
“嗯,過些日子,朕自然會辦的。”
“這些年,哀家也老了。”王太后輕輕嘆道,“所以心軟了很多。也許不久以後,就要去見先帝了。”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她含笑道,“這些年,我當過皇后,如今,你又在皇位上做的很好。哀家知足了。只是,”她頓了頓,“哀家這一生來,最虧欠的竟然都是自己的女兒,你大姐如今尚能受你照拂。可曇兒…?”
“母后。”劉徹心下有些慘然,勉強一笑,眸中卻進射出萬丈雄光,“終有一日,朕會打下整個匈奴,帶曇姐帶回採,讓她在你面前。再喚一聲母后。”
送王太后回了長樂宮,劉徹遣退了御輦,行在未央宮的長廓上。
前幾日清歡樓地風波他自然聽聞。冷哼一聲。陳,衛。王,竟是將他外戚名分全佔齊了。在未央宮裡鬥不夠,偏要到宮外去繼續鬥麼?
自建元與元光年間,他深受外戚之害,便對外威深惡痛絕。在這種潛性理由地影響下,將阿嬌罷黜長門,這才遏制住了大有繼竇,王兩家權制君王苗頭的陳家。
他本是極自信的人,掌權之後。立歌姬衛子夫為後,一手棒起另一個顯赫天下的衛家。寵幸王沁馨時,對王家也是大肆封賞。只因為他相信,只要他願意,他可以隨時收回自己賜子他們的榮華。
而如今,王家似乎已經開始得意到忘了分寸。
清歡樓上三家外戚,劉徹最是喜愛霍去病。而陳商,莫不說他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