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3部分,最後的三國,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起。西陵兵敗,折損的皆是我大漢子弟,傷心哀痛尚且不及,如何能興災樂禍?”
阿堅悚然一驚,斂容道:“少主教訓的是,阿堅謹記在心。”
劉胤負手而嘆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高處不勝寒吶。”
“那就沒有什麼補救之法了嗎?”
劉胤沉吟片刻,又坐回到了几案前,取過紙筆來,刷刷地寫好了一封信,遞給了阿堅,道:“阿堅,此次須你親自趕往江陵,將這封信交給傅僉都督,他接信後自會處理。”
阿堅知道,只有重大的事情劉胤才會動用他,他接過信,重重地點點頭,正準備轉身而去,劉胤又把他給叫住了:“騎我的馬去,記住,儘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路上不能有任何耽擱。”
劉胤的座騎是一匹千里大宛良駒,以阿堅的身手,至少能比普通訊使快上一倍的時間。
阿堅拱手而去,消失了在了蒼茫的夜色之中。
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
ps:稍後更正……………………………………………………………………………………………………………………………………………………………………………………………………………………………………………………………………………………………………………………麻麻的吳軍湧向洛陽城的時候,龐大無比的洛陽城此刻也被淹沒在了人海之中,洛陽城所有的城牆上都掛滿了人,從遠處望過去,就連城牆上那灰色的牆磚都看不到了。
漢軍是嚴陣以待,他們很清楚,吳人這是狗急跳牆,孤注一擲,在這個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必須要全部集中才行,任何一點的疏忽和遺露,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發生。
吳軍殊死一戰,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極其巨大的,就如同是洪水衝擊大堤,守得住前幾輪的洪波,洪水的威力就會消退,而一旦被洪水突破一點,就有可能會造成整個大堤的潰決。
劉胤、傅僉、黃崇、牽弘、張樂、趙卓、高遠、羅襲、羅尚、諸葛尚等人都親臨城頭,指揮作戰,傅著也帶著一部分的虎衛軍趕來助戰,整個漢軍面對吳軍的強勢攻擊,顯然鎮定從容的多,一來是雍王劉胤親自臨戰,鼓舞和激勵著士氣,二來是這些漢軍久經善戰,許多大場面都見識過了,早已是處驚不變,一個個穩守陣地,堅決進行著反擊戰鬥。
雙方的戰鬥從一開始就呈現出膠著的態勢,打得非常的慘烈,城上城下,箭雨如織,撲天蓋地。連續多日來,洛陽城的戰鬥就從未停歇過,不過論戰鬥的規模和吳軍的進攻勢頭,都沒有象今天這般的兇猛無比,很顯然,這恐怕是吳軍所能發動的最後的攻勢了,別看他是來勢洶洶,但終究也是強弩之末,只要漢軍能守得住,吳軍到頭來是不戰自潰。
這個時候,能頂得住吳軍的第一波進攻尢為重要,漢軍各軍各營的將士死守著各自的城牆段,與吳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陸抗親自在陣中督戰,面無表情地盯著前方的戰況。
洛陽城的防守,有些出乎陸抗的意料,初聞洛陽開陽門之變,陸抗欣喜地認為屬於吳國的機會到來了,畢竟姜維和鍾會都是蜀漢難得的名將,雙雙殞命,絕對是蜀漢朝廷不可承受之重。劉胤雖然厲害,但陸抗畢竟沒有太多的和他打過交道,所有關於劉胤的情況,都不是陸抗親身親歷所為,更多的是看傳回來的訊息和情報。
陸抗本能地認為,蜀漢三強去其二,單憑一個劉胤,那絕對是獨木難支,更何況,一個朝廷在經歷一次兵變之後,必然會受到重創,無論是民心還是士氣,都會低迷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陸抗才會乘隙而來,試圖捉住這個機會,一舉地拿下洛陽城。
但事實卻和陸抗想的並不一致,漢軍的頑強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吳軍已經是使出了揮身的解數,一切能使的招數都窮盡了,但他們卻始終也無法站到洛陽的城頭之上。
陸抗一生大小戰役經歷無數,但象洛陽之戰這樣難打的戰鬥卻未曾經歷過,佔盡了兵力上的優勢,卻始終拿不下戰鬥,這對陸抗的信心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原本在滎陽糧草被毀之後,陸抗就應該是主動地退軍了,但陸抗不甘心就這樣失敗,所以他才不進反退,決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陸抗認為只要軍心可用,拿下洛陽城不成問題。
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讓陸抗失望了,戰鬥進行地這種境地,再想後退已經是無路可走了,陸抗唯有孤注一擲,決死而戰,方才有機會扭轉乾坤。
可事實真能和陸抗想象的一樣嗎?
洛陽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