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0部分,最後的三國,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敢在白天行動,只能選擇在夜裡,分批秘密前往洛陽。這樣一來,調入洛陽的軍隊數量肯定不會太多。
當然,控制人數一方面是為了防備劉胤,另一方面是為了應付姜維,派出的人過多的話,肯定會引起姜維的警覺,讓姜維疑心鍾會另有所圖。所以鍾會調動人馬的數量,只能是按照和姜維事先約定的數量進行。
可這麼一點人馬根本就不足以辦大事,鍾會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要調動更多的力量才行,駐守在大成關的軍隊雖然不少,但想要繞開姜維,神不知鬼不覺地調入洛陽,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還好鍾會早有準備,事先派夏侯咸和王買、鍾邕聯絡了曹氏宗族和前晉勢力。那些剛剛歸降的前晉殘餘勢力基本上指望不上了,不過曹氏宗族那邊卻是非常的給力,他們對鍾會提出的復辟曹魏相當地感興趣,表示願意傾盡全力來支援鍾會的行動。
雖然曹氏宗族在司馬氏的刻意打壓之下,已經遠沒有曹操曹丕時代那般的風光了,但船爛還有三千釘,曹氏宗族樹大根深,勢力龐大,在洛陽政壇依然還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夏侯鹹第一次拜訪夏侯修之後,又和夏侯修見過幾面,還秘密地會見了曹氏宗族有另外幾個族長曹維、曹浩、夏侯秋。曹維是曹操的弟弟曹德之孫,曹浩是曹操的叔父曹鼎的曾孫,而夏侯秋則是夏侯的侄孫,他們三人和夏侯修雖然都不是皇室直系血脈,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有機會逃得過司馬氏的屢次打擊,目前在洛陽的曹氏宗族勢力,便是以這四家為主。
有夏侯修的穿針引線,其他三家宗族對興復曹魏同樣有著濃厚的興趣,都決定一致參與到復辟行動之中,四家的家兵門客加起來,竟然也有上萬之眾。得悉此事的鐘會不禁是欣喜萬分,連道:“大事成矣!”
此次開陽門兵變,曹氏宗族的家兵全部參與到了行動之中並接受了鍾會的號令,由於他們全都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對洛陽的情況瞭如指掌,在行動之前,早已做了妥善的隱藏,等到鍾會一聲令下,曹家兵便隨同鍾會的軍隊一齊殺了出來。
姜維竭力死戰,本來已經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沒想到這個時候鍾會的人馬突然殺了出來,不禁讓姜維是精神一震,雖然鍾會來得有些晚了,但不管這麼說,他還是來了,他的到來,足以徹底地扭轉戰局了。
“士季,你來的正好!”姜維衝著剛剛趕來的鐘會大聲地道,儘管姜維對鍾會有所不滿,但此時此刻,姜維還不得不倚仗於他,自然對鍾會是笑臉相迎。
鍾會騎在馬上,指揮著前軍萬馬,神情倨傲,雖然姜維就在眼前,但他絲毫沒有下馬見禮的打算,就連欠身作禮都不曾,挽著韁繩,高揚下巴,斜睨了姜維一眼,道:“末將來遲了,還請大將軍恕罪。”
雖然是口稱恕罪,但鍾會的神情態度,可沒有半點請罪的意思,高高揚起的頭顱,一股桀驁不馴之氣撲面而來,眼神之中全是輕蔑與不屑。
姜維的臉色頓時地冷了下去,他一輩子閱人無數,鍾會這付小人得志的模樣,又如何能瞞得過他,更何況姜維也確實注意到了,鍾會這次帶來的人馬數量,與先前約定的三四千可是嚴重的不符,至少也多了三四倍,這傢伙陽奉陰違,顯然是另有算計。
“鍾會,你好大膽,竟然敢抗命行事,該當何罪?”姜維訓斥道。
鍾會此刻已經不再將姜維放在眼裡了,呵呵一笑道:“大將軍,事到如今,你還是這麼大的威風,只是可惜的很,今天的洛陽城,已經不再是你的天下了。”
姜維臉色鐵青,目如寒電,逼視著鍾會,沉聲道:“我姜維縱橫一生,終究還是小看了你,狼子野心!鍾會,你真以為就憑你的這些烏合之眾,也能成就大事嗎?”
鍾會哈哈大笑,道:“這個就不勞大將軍來費心了,某是魏興王,這大魏的旗幟一豎,天下自然是擁者甚眾。當然,最應該感謝的,還是大將軍你啊,沒有你當日容留,我鍾會又豈能有這東山再起的一天,這份恩情,我鍾會當然不會忘記,將來的金鑾殿上,有必然有大將軍你的一席之地。”
鍾會向後一招手,一杆褚黃色大旗便是迎風豎起,大旗之上,赫然是一個大大的篆體魏字。曹魏的國旗已經消亡了好多年,此刻突然地再現洛陽城,立刻引起了很大轟動,尤其是曹氏宗族的那一幫人,一看到曹魏的旗幟,頓時跟打了雞血似的,群情激昂,熱血澎湃,感動地是熱淚盈眶,就差跪倒在大旗之下頂禮膜拜了。
整個鍾會大軍的情緒因為一杆大旗的出現,瞬間就被調動起來,鬥志昂揚,激情爆棚,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