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最後的三國,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這事已經被凌剛給捅破了,已經再無迴旋的餘地,不管鄧艾如何答覆,牽弘心中已經是先入為主了,看牽弘的神色,已經是信了凌剛有個七八分,只差鄧艾來親口告訴他了。
鄧艾沉默良久,緩緩地道:“子毅,真若如此,你又當如何?”
鄧艾沒有回答他,反而是反問道,因為鄧艾知道,不管回答是或否,此時此刻,都不恰當,乾脆直接反問於他,等於是將了牽弘一軍,要他在此事上做出選擇。
牽弘臉上的肌肉在抽搐著,表情顯得相當地痛苦,用嘶啞的聲音道:“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情勢所迫,不得以而為之。”鄧艾坦然地道。
牽弘面色慘白,直直地望著鄧艾,右手顫抖著摸向了劍柄,彷彿用盡了平生的力氣,才撥出了腰間的佩劍,劍光縈繞,寒氣砭體,牽弘的心比劍更為冰冷。
凌剛面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看來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未完待續。)
第318章 不遺餘力
劉胤有些鬱悶地回到自己的軍營,自己提出的防守反擊的策略被諸葛瞻否決了,這點劉胤倒不奇怪,雖然說諸葛瞻和自己的關係有些緩和,但也沒有到言聽計從的地步,諸葛瞻也有自己的計謀,身為三軍主帥,他是擁有決策權的。
“主公何事悶悶不樂?”鄧艾常是一付怡然自得的樣子,這也難怪,有著劉胤給他提供的優裕的條件,沒有繁重的軍務羈拌,鄧艾此時如閒雲野鶴一般,輕閒自在。
劉胤便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地講給了鄧艾,末了問了一句:“以先生之見,是穩守反擊策略為好還是主動決戰為好?”
鄧艾撫須輕笑一聲道:“各有千秋,各擅勝場罷了。”
劉胤眼前為之一亮,道:“願聞其詳。”
鄧艾道:“三國之中,魏以騎兵見長,吳以水軍見長,蜀以步卒見長,所以魏兵善平原作戰,吳兵善水戰,蜀兵善山川之戰,如果前面是魏兵,那應敵之策必是固守險隘,伺機反擊,因為青陽浦一馬平川,正是利於騎兵突襲,以蜀之步卒,與魏之勁騎正面交鋒,十死無生。但吳蜀之戰,卻又不同,吳兵善水戰,蜀兵善山地戰,在平原交手,皆是揚短避長,都沒有十足的優勢。吳兵勞師以遠,長途奔襲,軍力自然疲憊,蜀軍可乘其立足未穩,與之正面交戰,亦不失為上策。”
鄧艾一生身經百戰,不但長期在隴西與姜維交手,而且也曾在淮南與吳人交過鋒。對魏蜀吳三國的兵力戰力都是瞭若指掌。
“那先生的意思是可以與吳人決戰於青陽浦了?”
鄧艾淡然一笑道:“戰場上的勝負之機。又是豈可意料的?雙方主帥的靈光一現。或許就可以決定整個戰役的成敗。貴軍主將諸葛瞻空負武侯之名,缺乏臨機擅變之才,如果吳軍主將是一庸才便還罷了,如果遇到真正的智勇之將,青陽浦之戰堪憂啊。噢,卻不知此番吳軍領軍之將是何人?可是吳軍老將丁奉?”
“如果是丁奉又當如何?”
“丁奉悍勇無雙,但卻短於謀略,與此人交手。諸葛瞻倒是無憂。”
“吳軍統兵之將非是丁奉,而是陸抗。”
鄧艾微微地咦了一聲,頗有些意外,相比於丁奉、潘璋、朱異這些吳國的大將,陸抗的名字的確有些陌生,近些年來鄧艾一直經略隴西,對吳國新生代的將領並不熟悉,不過他略一思索,還是想到了一些。“陸抗,應該是吳國大將軍陸遜之子吧?當年壽春之戰。我記得這個陸抗相當的驍勇,在吳軍全師敗績之時。尚能斬殺魏軍偏將,確實是將門虎子啊。孫休此番竟然能派此子前來擔此重任,足見其對陸抗的重用之意,不過事隔多年,陸抗現在是何情形,某是一無所知,也不好置評。雙方正面決戰,考驗的是綜合實力,兵力的多寡、士氣的高低、將帥的謀略、陣型的配置,無一不是決勝的條件。據我所知,吳人善水戰而弱於騎戰,多年以來,吳軍始終沒有成建制的騎兵,此番入川,想必也是以水軍步軍為主,而正面平原交鋒,當以騎戰為先,一支勁騎足可擋數萬雄兵。”
劉胤呵呵一笑道:“此番我可是帶虎騎營前來的,豈不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鄧艾眼中掠過一絲不屑之意,淡然一笑道:“虎騎營也算得上是騎兵?依某之見,不過是坐在馬背上的弓箭兵和長槍兵罷了。”鄧艾是看過虎騎營訓練的,相比與他麾下的雍涼勁騎,那簡直就是麻繩穿豆腐——提不起來呀。鄧艾時常暗自感嘆,如果不是陰平小道那險惡的地形自己不得不棄騎為步,三萬雍涼步騎足可以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