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烈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1章 問政,一秘,西風烈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省委一秘 - 第1071章 問政
現場的觀眾,一共四類人,社群代表、環衛工人、攤販代表、計程車司機。這四類人,對城建工作最熟悉,特別是後三類人,也是最容易出意見的三類人群。
寧建成坐在主持人對面,一開始回答主持人的問題,還算得心應手,因為這些都是經過悉心準備的,也就是說有標準答案的。寧建成也下了一些功夫。但對坐在下面當觀眾的眾人來說,表演的痕跡太明顯。
到了自由提問的環節,一個環衛工人先站了起來,問的問題很簡單,什麼時候漲工資?能不能上養老保險?
寧建成的汗馬上流了下來。這位大姐,年齡有五十歲左右,臉上盡是歲月的沉澱,一看就知道是進城來的農民工。
環衛工這種活,城裡人根本不願意幹。隨著城市管理細化,需要的人也越來越多,環衛部門沒有辦法,只好從農民工中招了不少臨時工。就是這個群體,是環衛工的主體。
他們沒有三險一金,工資則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每人每月900元。
這位大姐一提出這個問題,現場一片沉寂。看著寧建成尷尬的表情,吳蔚的心不由沉重起來。
這個問題,要是由他來回答,他能回答出來嗎?
這些農民工們,拿的是最低工資,乾的卻是最髒最累的活兒。他看到過身材瘦弱的農村婦女,把一大袋垃圾吃力地搬到垃圾車上;還看到過一個滿臉黢黑的中年漢子,手被碎玻璃扎得血流滿地……
“這個問題……不是……呃……不是城建一個部門能解決了的。我們會向上級反應,如果上面有了政策,我們會貫徹執行的。”寧建成的回答,也只能如此吧。如果換作是自己,吳蔚相信,他也會是這樣的回答。
那位大姐明顯對這個答案不滿意,臉上一副“早知道是這樣”的表情,無奈地坐了下來。
一位穿著很乾淨利索的老人站了起來,接過話筒,問道:“寧局長,我是新聞裡小區的一名住戶。新聞裡小區西側的那條斷頭路,修了挖挖了修,什麼時候能修好?”
“這個嗎……呃……新聞裡是哪個區的?”
那老者撇撇嘴,“是清武區的,就在清武區最西邊。”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會要求清武區儘快解決!這種市政工程,也不是我們一家說了算,您也知道,地下的管道很多,我們可以管的了由我們負責的市政工程,但像供水管線、通訊光纜等就不是我們能負責的了,希望您能理解。我們會加強協調溝通,儘量做到群眾滿意!”
老者並沒有坐下,而是接著說道:“我建議城建部門在路中間安個大拉鎖,想修了把拉鎖拉開,修完以後再拉上,省得我們整天繞行紅旗路!”
“轟——”現場一片轟笑聲。寧建成的一臉一片通紅,看上去有些手足無措。
整個錄製過程花費了三個小時,後面的現場提問越來越無法收拾,到最後現場的群眾竟然一起聲討起寧建成,弄得寧建成十分狼狽。
錄製結束以後,吳蔚的情緒十分低落,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如果第一期搞成這個樣子,哪個局還敢錄製第二期?寧建成在這些市直單位一把手中,算個人物,他尚且弄成這個樣子,其他單位更不敢接這個活兒了。
可是事情走到這一步,還得硬著頭皮走下去。
曹曉薇也是憂心忡忡的,對吳蔚說道:“效果不太好。吳書記,看來,我們還是沒有組織好。有些代表本來都是定好的,怎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多的陌生面孔?”
“其實,這樣的效果才是最真實的。只不過,恐怕市委不會答應。”吳蔚淡淡地說道。
作為這樣的節目型別,喬君夢肯定要過目,不用吳蔚去送審,曹曉薇也要親自拿過去。這件事情是他提出來的,結果搞成這個樣子,做成一件事情,怎麼這麼難呢?
寧建成蔫著蔫腦地來到吳蔚的辦公室,上來就自我批評,“吳書記,我給你丟人了!真沒想到,群眾提的問題這麼尖銳,我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啊。”
吳蔚笑笑,說道,“其實,還是咱們的工作沒有做到家。幹群關係有些緊張啊!”
“這片子,不管怎麼剪,恐怕也不行。還是不要播了。我那個形象,播出去太對不起觀眾了。”
“放心吧,還得經過一輪輪審查呢。過去了,就是認可了,過不去,稱了你的心。我不是讓你為難的。”
“我們的工作沒做好!下一年,我們一定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再上這個節目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