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烈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7章 出風頭,一秘,西風烈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省委一秘 - 第1067章 出風頭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馬上又要過年了。吳蔚覺得,今年過得特別快,什麼叫“白駒過隙”?他真正體味到了。
來泉城這段日子裡,自己做了什麼?好像什麼也沒做,卻又整天忙忙碌碌的,開不完的會,視不完的察,講不完的話……
最近,按照他的想法,他一直在和縣區一把手進行談話,基本上已經談的差不多了。在他談過的縣區一把手中,昌西縣長王思集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思集有一個新的想法,他說,這些年聽說一些地方在搞電視問政,為什麼泉城沒有?吳蔚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覺得還是泉城幹部的思想還不夠解放。
就這個問題,他和年禹堯溝透過,作為地方領導班子政績考核的一個方面,電視問政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讓群眾和領導幹部當面鑼對面鼓地交流,不但可以促進幹部幹實事、多幹事,也可以讓群眾理解幹部幹事的難處。
吳蔚對王思集提出的這個建議很上心,但年禹堯卻不太認同。他的理由很簡單,有的領導善於和群眾對話,有的領導不行。不管是一個月問一次政也好,還是一個季度問一次政也好,答得好了,群眾滿意了,是件好事;如果答的不好,群眾不滿意,那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
再說了,問政這種事情,問誰?問市政府還是問基層?蒐集問題的渠道又如何解決?
這些,吳蔚不是沒有想過,推行一項新的工作機制有多難。但像年禹堯這樣馬上打退堂鼓,吳蔚還是覺得有些意外。雖然他現在只是代管組織部,以他副書記的身份,年禹堯應該支援才對。
問政這件事情,應該由市政府來推動比較合理。——這是年禹堯的最終想法。
吳蔚去找沈洪,談了自己的想法,沈洪有些意外地看著他,“吳書記,我也看到過不少地方的問政。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提高工作效率的好辦法。怎麼個搞法?你想過沒有?”
“我看過一些地方的問政形式。我看,還是副市長出面比較好,就各自領域的問題,現場回答群眾的提問。一方面,可以讓群眾更好地理解各項政策;另一方面,也讓民意有個疏解的渠道。”吳蔚認真地說道。
“這個啊,你得容我想想。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咱們現在五個副市長,排出表來,一人一天,現場收集話題,當場回答問題……這個恐怕不行啊,就是把我放到那裡,我都不見得能對答如流,恐怕會有人說,這是丟咱們領導們的臉!”
“不試試,怎麼說推不開呢?”吳蔚輕聲說道。
如果現在他是副市長,他肯定要第一個吃這個螃蟹!現在的幹群關係有多緊張,整天坐在機關裡的人,肯定不知道。他整天在下面轉來轉去,聽到的議論自然不少。
邢初五最清楚他的行事風格,每到一處,專門愛往人堆裡扎。瞭解情況又細緻又深入,口才又好。在車上吳蔚跟他們聊過問政的事情,邢初五覺得,如果吳蔚有機會,一定會親自上陣操演一番,而且肯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這個想法,在沈洪那裡沒有得到支援。吳蔚又去找喬君夢。
喬君夢一聽他的想法,目露詫異。她是個好出風頭的女人,吳蔚清楚她性格中的這一點,喬君夢很有可能會支援他的想法。
“好哇!這事兒肯定會在全省甚至全國引起轟動。電視問政,南方搞得比較多。現在咱們搞起來,南風北漸,也正好說明咱們思想更解放了!好,拿個方案,開個會,怎麼個運作法,一起商量一下!”
有了喬君夢的支援,吳蔚覺得這事兒十有**能推得下去了。
楊衛東聽說以後,把嘴撇得跟二五八萬似的,“問政?問個頭!政府那麼多的事情,讓一個人來解答,可能嗎?!出風頭,也不能拿市政府開涮吧!”
坐他對面的是尤金池,兩人一人端著一杯極品龍井,茶香四溢,不過二人沒有心思品茶,而是在品吳蔚這個人和他的行事風格。
“年輕人嗎,新想法新道道多。你說你自己怎麼折騰都行,怎麼還折騰起這些當領導的了?他想出來的那個節目叫什麼來著,市長熱線還是泉城問政?”楊衛東問道。
“好像是什麼泉城問政吧。這個,應了上面的大氣候。問政,老百姓懂什麼?與他們有關係的他就關心,他們那一畝三分地上的事兒,你不想答應都不行。還用問什麼政?”尤金池的臉上寫滿了不以為然。
楊衛東覺得吳蔚這個年輕人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提出來的這個“泉城問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