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一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節 貔貅,村裡有個小夥叫小方,城西一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再是那個稚嫩的孩子了,成熟了不少,看來你這官做得值了,你這一番話倒是點醒了我,早早揭開謎底,早早了卻心事,還世界一個安寧,不錯不錯,說的有道理,那大家聽好了,在座的各位聽完之後能忘得都忘了吧,不能忘得就儘量讓自己淡定,就當聽了一個故事,做了一個夢,夢醒了,故事就結束了。”
毛小方几人都是一臉的茫然,都在揣測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但是眾人只能是等待幕老來揭開這一故事。
幕老一步一步走向祠堂,所有人目光都朝幕老打去,都在期待這神秘的東西到底是何物。
趙家祠堂的屋子裡正中間位置擺放的是一個小的雕像,被上官雎鳩打碎之後只留了個根在那裡,光禿禿的甚是難看,只見幕老把那個光禿禿的雕像移開,在雕像的下面出現了一個凹進去的正方形槽,槽的中間擺放了一個被黑布蓋住的盒子。
盒子儲存的完好,上面雖然有灰塵,但是被黑布遮蓋下的盒子卻沒有腐爛。
看材質應該是鋼製的,並未因為風華或者空氣的氧化而生鏽。
鋼製盒子上面刺了一條短龍,黃色的龍,好像是渡了一層金水,很是好看。
幕老把黑布揭開的時候眾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幕老開啟這盒子,一睹這盒子裡的東西。
鋼製盒子被幕老開啟,裡面的東西倒是很平常,一本黃皮日記,一個貔貅,只有這兩樣東西。
不過仔細看去,這個小小的貔貅卻很是邪乎,普通的貔貅是作為吊飾來佩帶的,而這個貔貅好像是作為一種帥印來呈現的。
因為反過來貔貅的底座,赫然的看見上面印著一排小字。
不過這文字卻不是漢字,有點像甲骨文的味道,對於這排文字幕老也不認識,不過幕老關心的應該不是這排文字,而是這個貔貅象徵著什麼。
這本黃皮日記裡面記載了什麼內容,幕老只知道這兩樣東西是陳龍象留下來的東西,但是對裡面的內容卻是不知,而這個貔貅只是聽其父親說過是號召某種組織的東西,相當於兵符一類的東西。
三國時期劉備曾給五虎大將配過帥印,每位大將統領多少兵馬駐守哪裡,都會有一塊帥印,而此塊貔貅貌似就是那個意思。
幕老把東西拿出,然後對端木求財道:“這就是你想要的東西,你覺得它神秘嗎?你還想要它公佈於世嗎?這本黃皮日記本我沒有看過裡面的內容,今天在場的各位一起看了,裡面到底是什麼,咱們一起見證!”
端木求財道:“如此甚好!”
眾人圍了過來,幕老開啟了日記。
黃皮日記的扉頁寫了一排字。
某年某月某日購于丹鳳市倉店小賣部,署名是陳龍象。
應該是記載這本黃皮日記本在哪一天買的,然後這個倉店小賣部應該就是當時的一個普通的售賣店。
不過是不是陳龍象的筆跡倒是無人得知,但是這字倒是寫的十分漂亮,楷書一類的,而且是鋼筆字,貌似功力還很深,一撇一捺盡顯字型的俊美。
再翻開第二頁,幕老和眾人都不由自主的讀了起來。
五臺山的老道士說,我今年的命運多舛,如果過了這道坎,就會活很久,如果過不了這道坎,那我就得折在丹鳳市,不過老道士還說,如果把骨灰灑在南海,我的後代將會太平,可是我該相信他嗎?今天都是今年的秋季了,還有幾個月這個年就到了,到底我的坎在哪裡呢?
這是第二頁的內容。
第三頁這樣寫道:道士當時送了我一塊貔貅,我端詳了半天都沒有瞧出有什麼端倪,只是這底座的一排字我讀不懂,我研究了甲骨文卻只能認出其中一個字是符,剩下的字卻在甲骨文字典裡找不到。這塊貔貅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我找了很多語言類的專家來研究都沒有研究出個所以然,一氣之下我把他們全部丟進了江裡餵魚了。狗腿子王波說我殺孽太重,這個跟了我二十年的貼身保鏢可真是不帶一點給我留面子的。媽的,誰讓這些個專家掛著羊頭賣狗肉的收了我那麼多錢還研究不出個所以然呢?
第四頁繼續寫道:我拿著這塊貔貅去五臺山找了道士,可是卻被一個小童告知,道士駕鶴西去了。媽的,這道士是不是也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忽悠我呢。我一氣之下把這個寺廟給封了,並且貼了封條說這裡是忽悠人的寺廟,不要來這裡上香火錢了。折返回來之後我在一處衚衕裡遇到了一個倒賣文物的傢伙,這傢伙看到我之後眼前一亮,拉著我的手讓我坐下。我有些恍然,從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