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手過招,天才宗師,鯤鵬聽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也就是說武道修煉,悟性和苦功缺一不可。悟性是天分,苦功是時間,只有同時具備這兩樣,才能出功夫。
井中雄義從十三歲開始跟著大山倍達練習空手道,跟隨大山倍達創立極真會,後來又跟隨大山倍達四處遍訪高手,再到後來的心灰意冷,隱居孤島,獨自悟道,可以說井中雄義的一生,心無旁騖,時間和生命完全獻給了武道,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但是眼前的這個對手充其量二十幾歲,自己浸淫武道三十年,竟然無法奈何他。
井中雄義怎麼能不吃驚?
不過更讓井中雄義吃驚的是吳子煜雖然功力比自己稍弱,但是對氣機的感應之靈敏遠在自己之上。
可以說氣機是衡量高手將來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自己剛剛一動,他的氣機一下就感應到了自己的進攻,甚至是他的閃避,完全是在氣機的牽引下。
也就是說他的腦子根本就沒反應過來自己的進攻,但是身體卻在氣機的感應下,主動的做出了閃避動作。
而且這個年輕人在心境的修煉上也要強於自己,這怎麼可能?
面對生死,雲淡風輕,他有多少修煉這種心境的機會?井中雄義很是懷疑。
心境這東西,必須有磨練,有閱歷,才能逐漸成長。
如果說氣機跟一個人的悟性有關係,那心境這種東西卻絕對不是隨便就有的。
當然井中雄義永遠不可能想到吳子煜竟然跟前世一個幾近羽化成仙的修道宗師級的高手精血融合在一起,並且得到了這個高手的傳承。
從東南角看臺又隱隱的傳來殺機,吳子煜知道上次這殺機醞釀的時間太長,殺手可能是想瞄準到萬無一失,最後沒能把握住機會,這次殺手恐怕不會醞釀那麼長時間了,他隨時都有開槍的可能。
井中雄義的心緒略微波動,讓吳子煜敏銳的感覺到了,他腳步一滑,只一步,人就迅速的靠近井中雄義,一記搬攔捶狠狠的朝井中雄義砸去。
吳子煜沒練過什麼功夫,雖然內勁渾厚,但是動手的招式卻不多,他憑藉的不是豐富的戰鬥經驗,而是對氣機的靈敏感應,尤其是吸收天地靈氣後,對氣機的感應更是靈敏,他的出手,基本都是在自保的前提下,下意識的出招。
但是這一次,吳子煜的進攻卻不是下意識的出招,這次是他的主動出招,吳子煜精血中的記憶對太極的理解最深,跟張三丰的相交,張三丰對於太極的感悟也一併傳給了他。
當年張三丰傳給吳子煜的五招太極實戰拳法,全都是錘法:栽錘,肘底捶,撇身捶,搬攔捶,指襠捶。
很多人都以為太極拳只是以柔克剛,那隻不過是一些人的片面理解,太極拳可以柔到極致,也可以剛到極致。
這太極五錘就是太極剛猛的表現。
而且這五錘是最原汁原味的太極功法。
井中雄義沒想到自己剛剛的稍微一走神,這個年輕人的拳就打了進來,而且拳勢剛猛,讓剛剛適應吳子煜以柔克剛風格的井中雄義很不適應。
不過畢竟井中雄義功力上要高出吳子煜不少,雖然失去了先機,井中雄義並不驚慌。
井中雄義順手就使出了樸實無華的制引戰,封堵住了吳子煜的這一錘。並且在吳子煜變搬攔捶為指襠捶的時候,井中雄義一化制引戰為碎破手,跟吳子煜硬生生的拼了一記,兩人交手過後,分別朝後退去。
這一番交手又是即合即分,絲毫不拖泥帶水。顯出兩人的高超功夫,但是看在眾人眼裡卻不是那麼回事:這兩人到底是不是在交手?
一站就站了半天,打就打那麼一下,打完就回到原位擺動作站著,這到底是哪門子的黑拳。
但凡有這種觀點的,其實還是不瞭解功夫。外人看功夫打的好看,招式繁多,那都是花架子。真正的功夫,目的就是服務於實戰,講究的是隱蔽和一擊必殺。
真正的拳術大師,只要一出手,能用一招解決戰鬥,絕對不會用第二招。
先頭,吳子煜和井中雄義交手近百招,這是極其罕見的,這並不是說明兩人是花架子,而是說明兩人的招式都是實用性極強,出手極其隱蔽,當然也從另一點說明了兩人勢均力敵。
後來,兩人乍分乍合,卻在背地裡以最強的內勁方式碰撞,也許外人看不出什麼,但是現場的兩人都對對手的功夫暗自驚訝。
吳子煜跟井中雄義的交手引來的噓聲一片,但是兩人卻毫不在意,依舊謹慎小心,不為噓聲所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