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燈和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收回成命,先生又要逃跑了,九燈和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總管求求情,到時候老爺應該也是氣消了。”

“放心吧,我是不會捱打的。”

易雲拍了拍易安的肩膀,他敢頂嘴可不僅僅只是出於怨氣,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這位父親在自己進宮之前是不敢對自己怎麼樣的。

儒家是講個“禮”的,當年孔子的弟子子路遇到叛軍造反,一人殺入叛軍之中,殺的那些叛軍片甲不留,本該是無恙的,可就是因為“冠”歪了,伸手去扶正,因而遭受到了叛軍的亂箭射殺。(略微改編,背景需要。)

自乾朝以來,各個朝代都以儒家治天下,對於“禮”自然也很是看重的。

官員們在上朝之前,是要沐浴更衣的,有的還要焚香祭拜一番,以示對聖上的尊崇,這些年來雖說不至於到如此嚴苛的程度,但如果故意受傷面聖,也是大不敬。

易雲是知道這規則的,便是清楚自己這位父親不可能真的打罰自己,不過是想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罷了。

易文臺的馬車在前面,易雲的馬車則是跟在了後面,權總管親自趕車,而易雲這邊自然是易安趕車,馬車來到皇宮前便是停下,易雲和易文臺父子兩先後下了馬車。

沒有回頭看易雲一眼,易文臺徑直是朝著皇宮內裡走去,而易雲則是被守衛計程車兵給攔下了,但在說出了身份之後便是被放行了。

因為這一耽擱,易雲和易文臺父子兩相隔著三十米的距離,一路上也是遇到了不少官員,這些官員看到易文臺和易雲的時候都是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是猜出了易雲的身份。

易家庶子,易文臺的二兒子易雲。

“這就是寫出瞭望江樓序的易雲,這年紀還會及冠吧。”

“落霞與孤鶩齊飛,春水共長天一色。每讀到這一句,老夫便是心生去那望江樓一覽的衝動。”

“文采自不必說,這一次聖上召見哪裡是審案,估計是要見見這位神童了。”

“我家那幾個小孩要能有這出息,我這心裡不知道得多高興,可看鎮北侯的樣子似乎並不是很高興。”

“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聽說這易雲是庶子,在鎮北侯府的日子就比下人好那麼一點,鎮北侯又對其夫人恩愛有加,對於這庶子自然看不上眼,這一下易雲如此出風頭,把嫡子的風頭都給蓋過去了,自然不會高興。”

“這事情我也聽說了,大家都說,要是換做是鎮北侯的那位嫡子的話,鎮北侯府估計此刻都要張燈結綵慶祝了。”

“其實啊,你們只知道這一點,還有一點你們還沒看出來,鎮北侯可是軍中大佬,軍方和文臣平日裡就不怎麼對付,現在鎮北侯的這位庶子文采如此斐然,這不是打鎮北侯的臉嘛。”

“一位武將,家裡卻是出了一位文人,我聽說為這事情,軍中其他幾位侯爺也沒少笑話鎮北侯。”

……

百官們在輕聲議論,有驚歎也有看戲的,但無論是易文臺還是易雲,從踏入皇宮後便是一絲不苟的步行著,也不與人交談。

易雲不交談的原因很簡單,沒見過豬跑還能沒吃過豬肉啊,他可沒少看歷史書和古裝劇,知道有不少皇帝喜歡監視百官的舉動,看百官有沒有結黨營私的,暗中讓許多太監和禁衛軍觀察百官在宮內的一舉一動,沒準現在就有人盯著自己呢。

金鑾殿!

易雲沒有官身,並不能直接進入,只能是在殿外等候,差不多過去了半個時辰後,才聽到裡面傳來太監的高聲呼喚聲。

“宣易雲進殿。”

踏步邁入大殿,迎接易雲的是上百道目光,好在的是易雲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錯,目不暇視一直朝著前面走去,到了中間位置後才停下。

“學生易雲見過聖上。”

儒家弟子可以學生自稱,而不用稱之為草民。

“你就是易雲,朕可是等你許久了,請來,朕倒是要詳細看看,能夠寫出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少年天才長的是何模樣。”

易雲抬起頭,目光落在那金鑾殿上,那裡離成祖穿著黃袍正一臉笑容的看著他,只是看了一眼易雲便是立刻收回目光。

“竟是和文臺少年之時有七分相像,果然是虎父無犬子,易雲,你少年有此之才,朕甚是欣慰,便是賞你國子監生的名額。”

譁!

離成祖的話一出讓得在場百官一片譁然,國子監生是什麼,那是未來官員的培養地,只要是國子監生,便是可以入朝為官了。

“這不是坑我嗎?”

易雲愣了一下,隨即懷疑這聖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水成仙

老羊愛吃魚

天尊聖劍

琵琶覓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