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燈和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章 遺臭萬年,先生又要逃跑了,九燈和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能從這上面去指責。

可作為一個父親的角度,不管是嫡出和庶出都是自己的兒子,不外乎就是會對嫡出的偏心一些,但在偏心也有個度的,真要庶出的兒子有出息,做父親的也是高興的。

可鎮北侯這是為了不讓庶出的壓制嫡出的,生生把這父子之情都給毀掉了啊。

如果此刻他們是易雲的話,恐怕內心將會無比憤怒。

想到這裡,不少官員也是將目光投向了易雲,他們想看看易雲聽到自己父親如此決然而又自私的話後的反應。

雙拳顫慄,此刻易雲的整個身軀都在顫抖,他確實是憤怒了。

原主對父親充滿怨恨,他還覺得沒什麼,只當是不被疼愛罷了,可這哪裡是不被疼愛,這是完全不給他出頭的機會。

只要大哥州考未過,恐怕他就連參加州考的機會都沒有了。

“文臺,我覺得你還是考慮一下。”半響後,離成祖幽幽開口。

“聖上,臣在上殿之前已經是考慮好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嫡庶有別,更因為我這二兒子雖有才華,但品德卻是不行,我易家供他母子吃喝,只因他母親感染惡疾去世,便是要與我易家劃清界限,帶著他母親靈柩離開易家,此等不思報恩不孝之人,又怎麼能成為國子監生。”

原本低著頭的易雲,這一刻卻是抬起了頭,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在不辯駁的話,就要被這位父親給徹底打到泥塵下去,再無翻身的機會了。

“父親大人說此話,莫不會心痛嗎?”

易雲開口了,百官眼睛也是一亮,這種別人家的八卦看起來是最有趣的了。

“我與聖上答話,你有和資格開口!”易文臺瞪了易雲一眼。

“父親與聖上對話,我自然是不該開口打斷,但聖人有言,偌有人黑白不分,肆意玷汙,為君者當自辮。”

易雲的話讓得在場文臣眼睛一亮,這回答確實是很巧妙,作為長輩的說晚輩的壞話,晚輩一般只能是受著,但聖人也確實是說過這樣的話。

作為君子,如果聽到有人說自己的壞話,就要辯解,不能因為畏懼對方就不敢言語。

這個畏懼,也包括對長輩的遵從和敬畏。

“學生自出生便與母親相依為命,於易府院落居十載,期間,與父親大人見面之次數屈指可數,直到年紀稍大一些到蒙學階段,大哥入族學拜名師,學生的蒙學束脩之費還是母親經年累月節省出來,後母親患病,父親大人不曾探望,而到母親逝世,家裡亦不曾發喪,只因是當家夫人之誕辰。”

“學生身為人子,卻不能替母親披麻戴孝,此何等之痛,若不是母親臨終之前叮囑萬分,學生恐早一尺白綾自盡與母親相聚於九幽黃泉。”

“正是母親厲聲呵斥,學生才苟留性命,心知母親一生之遺願便是未能回故里盡孝外祖父母,這才收拾行囊帶著母親靈柩迴歸光陰郡城。”

易雲雙眸通紅,話語中聲聲泣血,讓得在場的官員動容,他們可以想象的出一對母子在易家所蒙受的苦難。

“混賬東西,你母親嫁入我易家,生死便都是我易家之人,心思孃家不顧夫家,便是犯了失德之罪,若非易家,你何能成長至今,現如今不思回報,反倒是怨恨易家,此非不孝?”

易文臺也是板著一張臉,渾身煞氣瀰漫,讓得現場不少官員都忍不住後退了幾步,在場的不少官員毫不懷疑,如果不是因為在金鑾殿上,這位鎮北侯恐怕生劈了他這位兒子的心都有。

“啟稟聖上,學生此時靈感突至,得有一思,願念與聖上和諸位臣公聽。”

易雲鞠躬行禮,他的話讓得在場文臣眼睛一亮,來了,這位目前整個大離神通稱號最響亮的小傢伙,又會做出什麼詩來?

離成祖有些猶豫,但看到百官期盼的目光,最後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易雲,你心有靈感是好事,但莫要過火。”

“謝聖上。”

易雲點頭,環顧整座大殿,突然淒涼一笑,念道:“種瓜黃山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

這首詩,毫無文采可言,然而在場群臣卻因為易雲的這一首詩陷入了寂靜。

這首詩,暗藏的意思太明顯了啊。

易雲這是藉著摘瓜來隱喻他的父親鎮北侯對他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壓。

最關鍵的是,這首詩通俗易懂,不用想也知道,天下諸多普通百姓也都會念誦,而跟隨著這詩詞的自然還有背後的故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水成仙

老羊愛吃魚

天尊聖劍

琵琶覓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