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一九七九的那一年春季,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黨委經多次研究和報師部批准後宣佈了新的人事變動命令,一批年輕、政治可靠、軍事技術過硬的幹部被充實到了下屬營連。應本人的熱切請求,我被“充實”到二營指揮連負責偵察工作。老魯以其性格肯定也不會甘心僅僅是在後面負責團部機關的安全警衛工作的,按其所長也被安排在二營指揮連任連長。雖然此“偵察”非彼“偵察”,不是《奇襲》、《雙槍李向陽》的那種“偵察”(個人感覺應該叫“觀察”較為合適),但是能到一線參加戰鬥,又能分在老魯和團裡的另外一位技術標兵――二營長的手下,那種興奮的心情,真是無法形容的。
二營長名叫石巖,也就三十歲出頭的樣子,中等身材,英俊帥氣,有點兒象電影明星王心剛。剛到部隊就聽說過他了,人家可是師裡最年輕的營長,技術標兵。要說在我們這個英雄炮團裡很多這樣的行家裡手,但二營長卻讓人想不服都不行。實彈射擊的時候,二營長連計算尺和對數表都不用,只要觀察員的座標一出來,他馬上就可以把射擊諸元給報出來,每次都分毫不差,真神了。
據說是高幹子弟,但也有人說不是,他對人和藹,一點兒架子都沒有,和那些下來鍍金的高幹子女那趾高氣揚的態度決然不同,而且如果是高幹子弟的話,這個時候那還會留在基層部隊呀,早調機關或者乾脆遠遠地調離這兒了。
我們所在的炮兵團是師屬炮兵團,下轄四個加農炮、迫擊炮、火箭炮營。我們二營裝備的是國產的60式122毫米加農炮,這是仿蘇聯D…70型加農炮的,最大射程公里,該炮射程遠,威力大,是當時我軍陸軍部隊軍、師級炮兵部隊裝備最多,技術最成熟可靠的野戰火炮之一。
正是因為現代火炮射程遠,要想把炮彈準確地打到十多公里,甚至是二十多公里外的目標上,那遠比對著一百米外的胸環靶射擊複雜的多。在炮兵部隊個人只是一個複雜武器系統操作集體中的一員,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要積極地和系統中的其他人配合,一點兒也不能出錯。
炮兵團下屬的營連都有自己的指揮連(排),實彈射擊的時候,各營(連)首長會分成兩攤,一攤帶著各炮連(排)在後方合適的地方構築發射陣地,另一攤則帶同自己的指揮連(排)到前沿去開設觀察所,這情形就好像神話故事中的巨人,巨人的拳頭和身子留在後方,而眼睛、鼻子和耳朵卻伸到敵人的眼皮底下。其中觀察是關鍵中的關鍵,沒有了觀察,那怕巨人的身體多麼的強壯,拳頭多麼的有力,那都是瞎子的眼睛,聾子的耳朵――擺設。
觀察所的幹部戰士們要按分工使用炮隊鏡、水平儀等各種觀測儀器測量目標、觀察所和炮陣地三點的座標,並將這三點的座標在1:50000的軍用地圖上標註出來,然後計算兵才能根據這三點座標,再綜合考慮當時的氣溫、風向、風速等因素的影響,使用計算尺和對數表將火炮射擊的諸元計算出來。計算出來的射擊諸元經核對無誤後,由指揮員透過有線電話或無線電臺報給後方的炮陣地,炮陣地的各炮位根據報來的射擊諸元設定標尺、方向,進行射擊。
命令傳達後,我除了興奮外,心裡也很緊張,因為據我在團部掌握的資訊,不單我們軍,周邊省份的其他幾個野戰軍也被動員起來了。我知道下來的戰鬥將不是僅限於邊境線上的小打小鬧,如果僅僅是邊邊境線上的驅逐、拔點的話,邊防部隊就足夠了,我們的任務多半就是戒備、配合,最多也就是營連級的支援,但現在……。
看來這次要大打了。
我軍的戰術特點決定了我們的打擊絕不可能是一字平推的進攻方式,必定是多路穿插,迂迴包圍的形式。因此,作為我們炮兵部隊的觀察部隊,極可能要隨步兵部隊深入敵後,那也就是說我們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外,還必須要準備象步兵戰士一樣和敵人面對面地戰鬥,有可能被敵人包圍,也有可能被敵人消滅。
戰爭就是這樣一個對等遊戲,你想包圍、消滅你的敵人,敵人也想包圍、消滅你。想到這裡我總算明白了團裡把團部警通連魯副連長等一些步兵戰技術嫻熟的幹部戰士“充實”到下屬炮營的原因了。
臨戰的氣氛已經越來越濃了,各種戰前的動員和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上級在地方臨時找來的越語教師也進駐部隊,於是整個部隊的幹部戰士都在“偌松空葉!”、“宗堆寬洪獨兵!”地念個不停。也難為一幫大老爺們了,越南話的音調真怪,陰陽怪氣的。大夥兒完全摸不著要領,往往這頭唸完了,一轉身就忘記了。
炊事班三天兩頭地在殺豬,伙食好的跟過節一樣。一時吃不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