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花之語,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藕”諧音“偶”。其中還用了一個《詩經·豳風·伐柯》的典故。《伐柯》詩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說娶妻必須透過煤人,就如欲伐斧柄必須用斧頭一樣,故後世又稱為人作媒為“伐柯”、“作伐”。因此,上聯諧音的結果“因何而得偶”,便成了一句問話,問“你為何得到配偶”,暗含著需要媒人的意思。下聯對得很妙,也是接上聯所用《伐柯》事,表面是說有了杏便不須梅,暗中則代以“幸”、“媒”二字,意思是“有幸不需要媒人”,對“匪媒不得”作了回答。出題和應對皆即席就事而作,工巧貼切,堪稱敏捷。

清代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因哭廟案被殺,臨刑前同子女告別,口占一聯雲:“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蓮子”即“憐子”,“梨兒”即“離兒”,也是諧音雙關,表達的是與兒女行將人天永隔的戚苦之情。

這種諧音字法的運用,早已有之。如唐代歐陽炯《女冠子》詞: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發。照前池,搖曳薰香夜,嬋娟對鏡時。

蕊中千點淚,心裡萬條絲。恰似輕盈女,好風姿。

下片“心裡萬條絲”,“絲”話音“思”。全詞將初發之荷擬人化,讓讀者聯想到的是一位綽約多姿的懷春少女。

花卉名稱的諧音運用並不侷限於文學創作,還廣泛見之於剪紙、刺繡、印染、年畫等圖案以及傢俱、器物、建築等的紋飾藝術中。下面分別介紹一些我國傳統的有代表性的吉祥寓意圖案和紋飾:

◎梅花

喜報春光(喜報早春)

梅枝上站有鳴叫的喜鵲。梅花開於冬春相交之際,喜鵲立於梅花枝上鳴叫,寓意冬去春來。(見插圖28)

喜上眉梢

梅的枝梢上站有喜鵲。“梅梢”與“眉梢”諧音。(見插圖29)

竹報三多 梅獻五福

以爆竹的“爆”與“報”同音,竹葉多生成三字形狀的特徵,寓意喜報多子、多福、多泰(三多)。以梅花呈五瓣形,象徵五福捧壽(見插圖30)

◎迎春花

迎春降福

迎春花開於初春,飛翔的蝙蝠的“蝠”諧音“福”之意。寓新春伊始,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之意。(見插圖31)

◎杏花

杏林春宴

古代科舉進士考試時,正值每年農曆二月杏花盛開,故杏花又稱及第花。及第後,天子按貫例要賜宴慶賀。“燕”與“宴”諧音且義通,寓金榜題名,早赴春宴之意。(見插圖32)

◎月季花

四季長春

以四合如意形為輪廓,內建枝葉繁茂的月季花組成,借四合如意的“四”和月季花的“季”,象徵四季長春,花繁葉茂,前程似錦之意。(見插圖33)

萬壽長春

在長春花裡配上篆體的萬字和壽字。《履園叢話》載:“(嘉慶)二十二年十二月,圓明園接秀山房落成,又有旨命兩淮鹽政承辦紫檀窗欞二百餘扇,鳩工一千餘人。其窗皆高九尺二寸。又多寶架三座,高一丈二尺;地罩三座,高一丈二尺,俱用周制。其花樣曰萬壽長春,曰九秋同慶,曰福增貴子,曰壽獻蘭孫。諸名色皆上所親頒。”說明當時此圖案已非常流行。(見插圖34)

四季平安

花瓶裡插月季花。“瓶”諧音“平”,月季花月月開花,寓四季安好太平之意。(見插圖35)

◎桃

蟠桃果熟三千歲

仙話中西王母的蟠桃園中的蟠桃三千年結一次果實,故桃又稱仙桃、壽桃。以桃中結蟠桃,寓萬壽元疆、頤養天年之意。(見插圖36)

嵩山百壽

以太湖石、桃、萱草、松柏相配。蒿山為五嶽中的中嶽,據傳是仙人棲居的靈場。太湖石,產自江蘇太湖,以皺、瘦、透特點聞名,雅稱壽石。萱草,古人稱忘憂草。“松”,“嵩”同音,“柏”、“百”同音。皆寓意長壽。(見插圖39) 。。

九、有杏不須梅……明·程敏政(2)

◎牡丹

丹鳳戲牡丹

牡丹有花王之譽,鳳凰為百鳥之王,以盛開的牡丹與飛翔的綵鳳相組合,象徵富貴榮華和吉利祥瑞。(見插圖40)

富貴壽考

牡丹與壽字(或松、壽石)。牡丹又稱富貴花。壽考,年高、長壽之意。《詩經·大雅·械樸》:“周王壽考。”箋雲:“文王是時九十餘矣。故云壽考。”如果牡丹與柏,則題為“富貴百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