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跟你那位同生共死,他不回去,她也不回去。”
‘啪’地一聲,耶律乙辛拍碎了瓷碗,顯然是被那兩位的態度氣壞了。但旋即意識到,對方並非自己人,趕緊按住火,怏怏道:“他倆對著胡鬧,卻害得我們擔驚受怕!”
“既然不回去,便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蕭峰裝著自顧自道:“其實陳學士縱使懷疑,但只要咱們把人看好了,不讓他們照面,就沒什麼危險。”
“說得輕巧。”耶律乙辛兩眼翻白道:“以那位無拘無束的脾氣,你能看住了?我可沒那本事!”
“那也不能由著他……亂來。”蕭峰一臉嚴肅道:“事關大遼的社稷安危,我等豈能一味順從?!”他這話說的挺委婉,其實就是在含蓄的批評耶律乙辛,太過曲意媚上了!
“唉,好。”要老命的關頭,耶律乙辛倒也不跟他計較,點頭道:“我盡力就是,但可不保證能勸住他。”
“我這就去與他約法三章。”蕭峰一咬牙起身道:“他要是答應,就繼續南下,否則拼著死罪,也要把他綁回去!”
“人都說蕭兄弟是個忠義的漢子,今日才知道傳言不虛!”耶律乙辛有些動容道,“你且等等,夜裡咱們一起去,不答應就堅決不起程!”
“好!”蕭峰抱拳道:“唯王爺的馬首是瞻!”
“唉,”耶律乙辛苦笑道:“和衷共濟,和衷共濟……”
~~~~~~~~~~~~~~~~~~~~~~~~~~~
晚上的宴席,倒也中規中矩,雖然禮儀分毫不差,但沒有比試文采、武藝、酒量……這些兩國使者間的保留專案,總讓人覺著做菜忘了放鹽,實在淡而無味。
更宋人感到奇怪的是,往常好酒如命的遼人,竟然淺嘗輒止,沒有一個過量飲酒的。總之遼使這次乖的不得了,走路都怕踩到南朝的螞蟻,唯恐和宋人發生什麼事端。是以酒宴早早結束,大家各自回房睡覺。
這讓宋人更加擔心,遼人是不是想要趁夜奪城啊?
也難怪宋朝人會多心,因為雄州城的前身是瓦橋關,從唐朝起,漢人便在這裡置官以防契丹。其位於白洋淀之北,拒馬河之南,南通冀中諸重鎮,地位十分重要。當年石敬瑭向遼國割讓燕雲十六州,瓦橋等三關便為契丹所有。後來柴榮對契丹用兵,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關’,而後在瓦橋關築雄州,在益津關築霸州城,以示永不放棄。從而奠定了今日兩國之國界。
打那之後,契丹人就唸念不忘收復這‘四州一關’……他們總說這裡是中原皇帝割讓給他們的,柴榮奪回去,就是侵佔了他們的領土,所以一定要奪回來。莫非這次他們不打算再多費口舌,要借使團裡應外合,把雄州城奪回來?
陳恪不得不承認,當時他腦海中浮現出了特洛伊木馬計屠城、李向陽進城炸軍火,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總之各種登的念頭,佔據著陳學士那顆七竅玲瓏的心肝,讓他緊張無比。
這時候,呂公孺帶來了一個驚人的訊息,探子來報,遼國最精銳的皮室大軍,集中在灤河一代,距離雄州不到百里!
“囊球!”呂公著那素來懶洋洋的臉上,露出了猙獰的表情,唰的拔出長劍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把他們剁乾淨了再說!”
眾人頗為意動,既然知道遼國使團是包藏禍心而來,當然要先把他們消滅再說了。
但這裡做決定的是呂公孺和陳恪,前者是雄州最高軍政長官,後者是欽差。
“稚卿怎麼看?”陳恪問道,呂公孺字稚卿。
“這……”呂公孺實在難以決斷∠竟澶淵之盟後,兩國已經不識刀兵久矣。何況還有盟約束縛,遼國也一直還算守信用,怎麼會突然就毀約呢?
“你倒是說話啊。”呂公著怒道:“這種時候,哪能猶豫!”
“這事幹系實在太大了。”呂公孺整理好思緒,道:“我們先下手,就是率先撕毀和約啊!”
第三七四章 好傢伙(中)
“他們馬上就要動手了,我們還要受盟約的束縛?”呂公著瞪大眼道:“四弟,你何時變得如此迂腐?!”
“我不是迂腐,是不得不慎重啊。”呂公孺指著對面道:“他們現在的身份是前來為官家賀壽的使節,兩國交戰還不斬來使呢,何況他們是不是來偷城的還兩說!豈能說殺就殺了!”
“非得等刀架在脖子上,你才相信!”
聽他們在那裡爭論,陳恪卻有些出神,原來他從李向陽和瓦爾特,想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