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一個麼,是諸葛亮……

大體而言,蘇軾的五十篇策論,反覆講的是同一件事——天下雖安,實則到處都存在隱患,一旦出事就有大危險!

所以這個鳥世道,不改革肯定是不行了,希望官家能‘奮其剛健之威’,則‘智者願效其謀,勇者樂致其死’,只要上下一心,則天下大事‘縱橫顛倒無所施而不可’。

當然除了喊口號之外,蘇軾也有具體的主張。那就是重拾儒家以德治國的仁愛jing神。他雖然承認當下種種隱患,有‘立法之弊’。但更強調乃‘任人之失’,所謂‘失在於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他主張‘法者,末也’,堅持‘禮者,本也’,也就是以禮樂治國。以德治國。

同時他堅決反對那些要變更法度的‘腐儒小生’,抨擊他們是在‘惑亂世主’!

他打比方說,國家好比一個早期病人,目前‘言語。飲食,起居,動作,固無異於常人’,看不出什麼病症。遇到這種情況,庸醫則無知無覺,但如果讓扁鵲倉公看到,就會‘望之而驚也’。

所以國家只要使賢者在位,用人不疑,‘盡其才而責其成功’。就可以未雨綢繆,在病症早期便為國家調理康健。若是貿然用‘變法’之虎狼藥的話,只會導致‘天下益不可治’,甚至‘亂象立生’。

所以他要闡述的觀點就是:只要用人得當,就不需要變法!

那麼用什麼樣的人呢?當然是我這樣的高人了……當然這是潛臺詞。

雖然千年以後,大家都能明白,蘇軾所主張的‘人治’,根本解決不了國家的痼疾。但在這個時代,他的主張還是很有市場的。

因為變革的呼聲雖然成為主流。但對於如何變革,各方都有不同的看法,激進的高呼變法,保守派卻不想破壞祖宗成法,希望透過君臣的覺悟和能力,在原本的框架內,解決國家面臨的危機。

所以蘇軾的文章,極對那些老成之臣的胃口的。

加上他的文采實在太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