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第三帝國的滅亡,不是就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襲擾。2月17日,安德森下令棄守菲裡阿納和斯貝特拉。當天下午,隆美爾的部隊進入菲裡阿納,佔領了美軍的泰勒普特機場、加夫薩和託澤爾。緊接著,斯貝特拉和西吉·布·吉特村相繼落入德軍之手。當德軍取得初步戰績時,從義大利最高統帥部(該司令部全面負責駐北非的軸心國軍隊)傳來命令,要求部隊向北進攻第5軍。無論是隆美爾還是漢斯·馮·阿尼姆,都對此持反對意見。阿尼姆擔心,這道命令將使自己的部隊與堅守在最堅固的支撐點的敵軍預備隊遭遇。相反,隆美爾並沒有選擇抗議,而是命令非洲軍團突擊大隊全力奪取凱塞林隘口。

凱塞林山口戰役

根據隆美爾的指令,德軍2月18日開始對凱塞林山口進行偵察。這種情況使得美軍相信德軍將很快發起一場進攻。美軍第26步兵團團長亞歷山大·N·斯塔克上校受命指揮鄰近的各支部隊,這就是著名的“斯塔克部隊”。2月19日,德軍果然對斯塔克的部隊發起了攻擊,企圖奪取和控制凱塞林隘口。德軍對毫無實戰經驗的美軍部隊發起了異常猛烈的進攻。第二天上午10時許,美軍防線開始崩潰,不得不向哈姆拉山撤退,大量尚未使用的武器裝備落入德國人之手。面對德國人的這些勝利,盟軍對於自己的處境憂心忡忡。當時,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盟軍飛機無法起飛對防線實施支援。

2月21日,德軍向塔萊和哈姆拉山進發,結果被盟軍B裝甲戰鬥群阻止在哈姆拉山。但是,英軍第26坦克旅卻被擊退到塔萊以南4英里的地方。當晚22時左右,德軍終於開始撤退。盟軍立即制定出一項臨時的防禦計劃,其中包括將英美兩軍的炮兵部隊編組成一支部隊。當時,整個戰場形勢異常危急,但事實上,這種緊張局勢很快就會緩解。如今,德軍逐漸認識到,要想突破盟軍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到了2月22日下午,隆美爾明確指出,他認為繼續進攻已經毫無意義。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隆美爾深信盟軍損失慘重,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再次發起攻勢;第二,隆美爾認為凱塞林隘口不適宜進行更多的機動作戰(尤其由於天氣惡劣,路面狀況非常糟糕);第三,他認為最好的方案是暫停進攻凱塞林山口,將注意力轉向南部突尼西亞,進攻英國第8集團軍。最終,隆美爾命令德軍返回出發地。就這樣,2月24日上午,凱塞林山口再一次回到了盟軍手中。在此期間,德國人讓美國人體驗了一場真正對手之間的殊死較量。

梅德寧戰役

凱塞林山口戰役結束後,隆美爾很快接到命令,負責指揮所有在突尼西亞的軸心國部隊。但是,這項新任命來得太晚了,他未能攔阻住阿尼姆向北對於麥德傑斯·巴布的進攻。從一開始,隆美爾就認為阿尼姆的計劃脫離了現實,果然不出他的預料,這次進攻以失敗而告終。在戰鬥中,德軍儘管俘虜了2500多名盟軍官兵,但自身也損失了70多輛坦克,實在是得不償失。

這次戰役還有著另一個負面影響,那就是拖延了隆美爾對於下一次進攻的準備工作,他計劃對駐守在梅德寧的蒙哥馬利的部隊發動攻擊。看到德軍在該地區大規模地積聚兵力,蒙哥馬利非常擔憂。當時,根據攔截到的無線電訊號和布萊奇利公園破譯的密碼,盟軍判斷出了隆美爾全部的戰役企圖。此外,透過在當地的偵察巡邏行動以及審問戰俘所獲得的資訊,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一場大規模的進攻即將開始。於是,英軍急忙向該地區集結兵力和裝備。截至3月初,英軍在梅德寧部署的力量已經達到了以前的4倍。然而,德軍方面絲毫沒有察覺到英軍兵力的增加,直到3月6日進攻打響時,他們才吃驚地發現敵人並非想像的那樣薄弱。

在此之前,英軍已經構築了非常綿密堅固的防禦工事,重點是強大的炮兵陣地以及部署在前沿的反坦克炮陣地。英國向北非戰場空運的100門新型17磅火炮,極大地增強了反坦克力量。由於北非戰場上沒有17磅火炮的炮架,它們就被架設在25磅火炮的炮架上。戰鬥打響後,英軍首先放手讓德軍坦克向己方陣地推進,在距離不到100碼時,密集的反坦克炮開始猛烈射擊,德軍坦克遭受了慘重損失。緊接著,在英軍炮兵火力的猛烈打擊下,德軍步兵幾乎寸步難行。截至17時30分,看到德軍顯然無法突破英軍防線後,隆美爾下令停止進攻。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1章 逐鹿北非(3)

馬雷特防線

軸心國部隊在梅德寧的失敗使得隆美爾確信,現在已經到了放棄北非戰場的時候了,他決心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通報這一事實。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