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紅樓一夢之鳳鳴朝陽,八月桂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
且不說鳳姐這裡調兵遣將自有安排。只王夫人一時不妨吃了大虧,依著本心恨不能將趙姨娘食肉寢皮,-----偏生這賤婢眼錯不見的竟死了,倒教這一腔怨氣無處發洩,只得勉強按捺下來,想著好生調理好自己和寶玉的身子要緊。橫豎二房在自己手裡捏著,庶子庶女的婚事自是自己說了算的。且等養好了身子,再慢慢和那賤婢留下的一對子女算賬。
不想賈環第二日便不知從何處得了信,竟快馬加鞭的回來了,進門便跪在正堂前面,口口聲聲只說趙姨娘原就有些失心瘋了,此事並非是有意為之,如今人死為大,也無心計較別的,只求太太開恩,將姨娘好生安葬了也就罷了。
他這番動作不小,倒教滿府裡的嚇人瞧著,只覺得太太刻薄,環三爺可憐。自然又都落在賈政的眼裡。
賈環這幾年頗有些出息了,在賈政跟前反比寶玉得臉些。且趙姨娘在賈政房裡這些年最是會溫柔小意的,雖說鬧出這樣事體來,賈政又不是親見的,且素知府裡是王夫人一手把持的,反倒有幾分疑心。
雖是府裡諸人都指認趙姨娘刺傷了主母並寶玉,只是待賈政聽聞回來瞧時,趙姨娘早已自絕多時,小吉祥又不在跟前,餘下幾個粗使丫頭都是瞧著王夫人臉色行事的,只將趙姨娘放了下來在地上停著,教賈政看著竟是十分淒涼,心中反生了幾分不捨之意。可見人心都是偏得。
王夫人吃了如此大虧,怎肯善罷甘休,雖說此事不好張揚,卻也不肯將趙姨娘好好發喪,只要抬去化人場化了了事。誰知賈政聽了賈環的苦求,竟執意不肯,只要依著姨娘的例將趙姨娘發喪。
這樣大事原就瞞不了人,探春這邊早已得了訊息,知道賈政和王夫人僵持住了,如今天氣又和暖,只怕姨娘的屍首停不了幾天。如此將心一橫,換了素淨的衣裳首飾,跑到賈母跟前跪著哭訴了一番。只說自己不孝,生母死了竟無法盡孝,嫡母病了又不能侍奉湯藥云云。
賈母如今雖是不管事了,這樣大的變故卻也不能不聞不問,便喚了邢夫人和鳳姐過去細問,鳳姐便把和探春商議好的那一套話說了一回,又道,”原是怕驚了老祖宗,想著過兩日緩緩的說給您老知道的,誰知三妹妹竟是個性急的的,倒教我也心酸起來了。“一面便拿出帕子來撒眼淚。
橫豎此事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死為大,做出傷心樣兒來,既能教賈母覺得自己心軟,又能在探春跟前留個念想,何樂而不為呢。
邢夫人自然不能教媳婦唱獨角戲,便也跟著在旁說了兩句。
她和王夫人妯娌兩個本就是面和心不合這許多年,如今見王夫人倒黴,只恨不能請幾個戲班回來大唱三日,哪裡肯替她出頭說話,不落井下石已然是慈悲了。
倒是探春這幾年抽空在她跟前奉承了些針線活計,反倒覺得更懂事伶俐些。如此倒不如偏幫探春幾句,既遂了心,更給王夫人添些堵。
賈母如今和寶玉也疏遠了好些,聽了此事倒也並未驚嚇,只想著這終究不是甚麼體面光彩的好事,若是能一床錦被遮蓋,倒比鬧出去教人家滿大街的嚼說好得多。
如今宮裡頭元春顯見得是成不了甚麼氣候,寶玉更是有些爛泥扶不上牆。倒是探春和賈環兩個瞅著還有幾分明白出息的意思,萬不能因此事敗壞了他兩個名聲。如此,倒是依著鳳姐的說辭竟是最妥當的。
想著便說道,“既如此,你打發人過去和老二家的說一聲,就說我的話,雖說是個奴才,終究是咱們府裡的老人,如今病死了也就罷了,依著舊例好生髮喪罷。此事以後之不許再提,反教外人笑話咱們鬧得家反宅亂的。”
一面對鴛鴦說道,“去我的私房裡頭尋點好藥,一併教人送過去,就說我老天拔地的,不能親過去瞧寶玉,待他好些了再說罷。”
鴛鴦應了,自去後頭取了幾樣人參阿膠的名貴藥材出來,通都交給站在鳳姐後頭的小琴。
鳳姐便告退了自去派人料理。
二房自從分家,這幾年和賈母越發疏遠了,且賈母只在榮慶堂頤養天年,也不大理會二房這邊的事兒,倒教王夫人覺得頭上沒了一座大山一般,輕快了好些。
不想這老太太竟在這種時候跳了出來,偏要管這閒事。待聽旺兒家的說畢,再看後頭兩個婆子手裡端著的幾樣藥材補品,王夫人那臉上便有些不好看了起來。只是孝之一字壓著,咬著牙應了,命人把這幾個婆子送了出去。
幾個婆子原以為過來跑腿總能拿些賞錢的,誰知王夫人竟似忘了一般,便有一個心裡有些不忿,待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