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慕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本萬利,有間商號,夏慕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般膽大妄為的只怕真沒幾家,但這話卻不好告知與他。單晏他尚未知曉,自己妻子名下仍有一處佔地頗廣的海島,因為與鄭氏看來時候未到。
之前或許只等國公府一蹶不振,便可對相公和盤托出,但自二房攀上了晉王爺後,此事也隨之被推至了這位,嫡出皇子徹底落敗的那一日咯!
小心使得萬年船,他兄妹二人自問不能與之抗衡,又何必明知以卵擊石,還要不顧一切硬碰硬?聰明的做法,自然是要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明知他們靠上了晉王府,更不敢將那處最後的退避之所顯露半分,就連賀先生也不知其中實情。
此刻除了原先從島上出來的幾個丫鬟外,也就兄弟姐妹四個知道海島所在位置而已,對於何時告知夫君鄭氏也得先知會了兄長後,方能定奪。
她可從來不認為,本是自己名下的產業便可自行其是,但此刻聽得這一確實的訊息,不免是頗為心動。自家所在海島雖說遠不如身處航線之上那些島嶼往來便利,卻也不失為一處可避風浪的天然良港。
而且,只要在原有的碼頭上稍加改進之後,想必就能順理成章自家組了船隊出海遠洋了。何不借此難得機會,也做上幾單本就熟門熟路的買賣,也可不落人後。
要知道,二房那頭之前為籌集出海的本錢,的確又沽出了一批產業,但在山莊那頭的訊息傳來之後,已是讓人隱隱有些不安。想到這裡鄭氏已然接應一句道:“之前如何我們是無從知曉,但此刻我倒是對海外貿易一事有些意動,不若我們也悄悄尋了合作之人,跟著做上幾單便收手如何?”
“你想做海外貿易……也不是不能,其實說到這樁我也曾動過心思,只是此番被晉王搶了先機,就連其同胞弟弟都沒沾上多少光,反倒是那些有人攀附的,跟著大賺了一筆。”
鄭氏自然是點頭連連:“之前看好這樁的雖是大有人在,但真正捨得下足本錢的卻沒幾家,國公府那頭尚且如此,更何況本就無心與其胞兄親近的端王?”
繼而轉向了另一方,輕笑著緩緩吐露一句:“只怕還不及那些經年的商戶人家看得分明,我敢肯定此番哥哥與霞光閣的金東家,定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只可惜,此時不便見面詳談,但先前利用茶樓收集來的各方訊息,卻也能證明京城的那些老字號間,或明或暗早已是各自忙碌不停了起來,為的正是此事。”
一旁單晏連連頷首,更是徑自起身拿出那份許久未曾翻動的商戶目錄,逐個指給了身邊的妻子:“單說這六家一定是下足了本錢,雖沒能直接攀上了晉王府,卻也如願搭上這趟順風船!”
“我曉得這蕭、李兩家本是皇商,要說順利入股也是應該,可這魏家在京城眾多商戶中,頂多也只能算是二流的商家怎麼就……?”
卻被一旁的單晏搖頭攔下:“我想你也是無從知曉,他家原本有個姑奶奶,早年曾同晉王身邊如今的紅人王淮安,王大人議過親。”
“不能夠吧?”才剛要脫口而出,片刻間已是靈光一現,明白了大概:“難道說當年這位王大人並是寒門子弟?”
“到底是一點就通。不錯這位本是寒門子弟,不但如此昔日他讀書的銀子,更是由家中寡母長姐替人漿洗縫補衣裳而得。而魏家當年還是一間小商戶時,便十分看重這位名聲在外的孝子。寡母長姐雖是勤儉持家可終究不足以供其十年寒窗的,所以這位也曾放下身段在市集賣字,已換取一份進項。”
看著這旁若有所思的妻子,才又接著言道:“都說梅花香自苦寒來,但這位的仕途之路卻是走得十分艱難,幸虧他運氣不錯。就在要被調離偏遠之地前夕,偶遇晉王手下一得力之人的女眷回鄉探親,偏又遇上了匪患。不承想得其相助這才安然而歸,若非當年及時出手哪裡還有今日這大好的前途!”
聽到這裡,鄭氏卻在點了點頭後,隨即又低聲一嘆:“恐怕也只有這一次的好運氣,你說他日端王爺得了天下之時,這位王大人還有這般的好前途?”(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