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慕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本該如此,有間商號,夏慕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晏更是抬了抬手,輕輕拂過她一側的髮辮,含笑繼續道:“他們只恐烏有機會展露,哪裡還會憂慮將來之事?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立下如此大功,日後的飛黃騰達便猶如囊中探物,怎會無人嚮往?怕是求之不得,才對!”
端起茶盞輕啜了一口,婍姐兒已是徹底安下心來:“從來富貴險中求,何況此等亂局之中只怕更甚以往。”見相公頷首,自己便附耳將這幾日思量後的結果,一一告知。
少時,見其低頭沉吟片刻,方才重新抬頭看向過來:“以為夫看此法倒是可行,只是其中不少細節還需反覆醞釀,才能徹底斷了與我們這裡的干係,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入那些,力圖得端王青眼的後來之人受中。”
“酒樓怕是不妥,畢竟人多眼雜,我看還是多於你那兩位幕僚多多合計,才是正經。若說做買賣,我倒還可以一旁出謀劃策,可這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實在是外行的很,便不再插手了。”婍姐兒已是連連擺手,直接下了斷論。
常言道術業有專攻,其餘好面子不懂裝懂,最後壞了大事,倒不如索性早早退過一邊,不胡亂插手的好。自己之前所認識的官員,頂多也只是各地方衙門裡的六、七品末流小官罷了,此事所涉及的官員只怕都是來頭不小。
試問能在端王跟前說上話的,又怎會是這等末流小官,再想在眾多身邊之人中脫穎而出,成了得其青眼的存在,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婍姐兒是聰明的退過一邊,讓單晏同那幾位幕僚好好商議個萬無一失之法,才更妥當!
至於遠在京城的兄長哪裡,婍姐兒也只能將寫信告知之事,也一併交由了夫君手中。因為這些官場上的彎彎道道,恐怕遠遠不及哥哥看的更清,之前自己在內城壓根未敢人前露面,好些事情都是託付了霞光閣的金東家,而相對而言更可大方走出院外的鄭清如,卻是不同。
要說他不怕被二房認出那是不能夠的,但其中發生的一樁意外卻令人信心倍增。話說那一日也真是趕巧,鄭清如原本只打算在酒樓對面的書肆裡,尋一方硯臺來用,卻被出門訪客的二房嫡子撞了個正面。
認真說道起來,兩房人本就同在國公府中住著,年少之時祖父還在世,自是不遺餘力督促著家中的子孫們,兵法、武藝都不能荒廢。
所以這兩位堂兄弟,也是常有時間碰面,自此鄭清如不免有心頭一緊,但當迎面而來的這位,冷言冷語指著他手中那方硯臺,不屑一顧的那個瞬間,鄭家三爺卻是不由得長舒一口氣。
這些年在外的經歷,確實頗為有用,單說這改變相貌的手段已然掌握了不下十餘種。再加之歲月的變遷,就算五官改變有限,可這氣質上的變化卻是顯而易見。
因此,對面這位不曾將自己認出,也不算太過僥倖。無論是數千裡之外,收到了書信難免後怕的婍姐兒也好,還是當事者鄭清如自己也罷,都明白那位為何沒能第一眼認出的緣故,正是當年數度尋訪無果,世人皆道這鄭家大房的次子,也早已在途中遭遇了不幸,隨父兄一併西去了。
在那位心中大房如今是除了一個半條命的病丫頭,外加兩個連官話都說不利索的下鄉孩子,只怕再無一人咯!而這一次的正面遭遇也讓鄭清如是略有安心,既然這位曾經時常見面的都是如此,更何況那個本就一年見不上幾回正臉的二房夫妻倆?
至於國公府中下人們,鄭清如自問不會踏入他們府上一步,倒是無需憂慮太多。不過有了這次的經歷後,再上街走動時,鄭家三爺當然就多留了個心眼,每每備車一路跟隨,萬不得已之時也可有了隱身的所在,也免得措手不及。
誰知數度或正面、或側身而過的經歷,告訴鄭清如恐怕二房那頭再無一人將自己視作活人咯!事實上,倒是與兄妹倆猜想得八九不離十,數年的憂心忡忡卻在長女順利被抬入端王府的那一刻起,便的不一樣了。
有道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連二夫人身旁的心腹媽媽們也都各自有了另外的心思。隨著主子心中的目標更提高了一步,這些人自然也是有樣學樣,愈發地眼高於頂咯!(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