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慕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藉機試探,有間商號,夏慕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如此一來,也可七、八分把握這位郡王長子,必定與那晉王是敵非友!”
聽得自家侄女這般一提,就連那旁專心用著點心的方鄭氏,都不由自主頓下了手中的動作,出言追問道:“你又為何這般的確定?”
“那位會如此著急,趕在入京之前先下手為強,讓旁人都以為他身上有傷,皆是此次意外所致,但當晚知曉他受傷之人,只怕除了我們主僕外,惟有與他分了先後翻牆而入的晉王屬下,便再無他人了?”
頓住片刻後,那旁主僕二人俱是頷首認同,只聽得姑母介面一句道:“這般看來,你哥哥著手之事須得加快三分,才好!”
“侄女也正有此意。年前那位是趕著回京,但基於葉賬房憂心藥方一事,只怕不會同行而歸。若能及早送上可靠的訊息,想必以此為藉口,將來年的米糧供應緩上一緩,也可多上兩分把握!”
“小姐是說,不提減低兩成那樁,而只將期限緩和一二,那蔡記也會點頭答應?”忽聞這番言語,漫說是姑母方鄭氏,就連在其一側立定的林媽媽也滿是不信的追問起來。
側身再瞥了一眼,自己身邊的三個丫鬟,也同樣是一臉的不可思議之色。反倒讓提出這樁的婍姐兒,含笑點了點頭,才不緊不慢解釋起來:“本來那傷藥的配方,雖被略作改動過一二,但與原先道家醫書上所載也是相差無幾。不如尋個合適之詞,直接與他們點明瞭方向所在,便可大功告成,從此毫無牽累!”
邊開口說服眾人,邊緩緩起身拿過一旁書案上,被小心收攏起來的那幅京畿輿圖。轉身回到桌前,細心鋪展開來:“姑母可曾想過當初侄女繪製此圖時,為何要讓人分頭去將本地之人。口中所提的那些鄉間道觀、廟宇,都仔細記錄在案。”
“不比各城之中的街道鋪面,雖有分佈不均之困,畢竟都被圈在城牆之內。記錄、描繪起來也是便利的很。反觀那些隱在偏遠之地的所在,卻是往來不便,若非在此地久居之人,又怎能如此相熟?”指頭聽在一處標記之上,才偏轉頭來問向那旁的方鄭氏道:“姑母,您以為此處名不見經傳的道觀,合適否?”
聞聽提議,不禁順著侄女所指抬眼望向過去:“此座道觀,可是我們當初被接回之時,途徑的那處所在?”剛要繼續訊問。不自覺是連連頷首感嘆一句:“正所謂是無巧不成書!那日借用廂房之時,又怎會料到而今,卻會因當初好心提點了他們的藥方,卻成了今日的助力所在。”
原來,那時方鄭氏因守孝才匆忙來京。期間方家雖有管事媽媽一路隨行安排食宿,到底因為路上趕得匆忙,反倒有兩回是錯過了入城的時機。相反,近些年來一直在南北各地往來的婍姐兒,卻將原本不甚完整的幾幅輿圖,補充了大半。
而為了更為有效的應對二房之變,其中有關整個京畿境內的輿圖必是格外的用心!不提這城中大小鋪面的位置所在。但凡是郊外有些名頭的道觀、寺廟,也都被一一標註清晰。
當時若是讓人頗為不解,今日這般一提,卻是一目瞭然。果然那時的用心良苦,並非毫無道理的,如此快速尋到一處合適的所在。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待姑母細問究竟,這旁的婍姐兒已是頷首接言道:“姑母可還記得,當初你讓林媽媽暗中指點了他們一二,可曾留下姓氏?”
“你這機靈鬼,莫不是當初就算到了日後有用到之時?”順手牽過自家侄女之手。拉她身邊坐定,才繼續微笑言道:“好在當初聽了你的提議,不曾明著告知,而是避開了方府之人,讓林媽媽悄悄前去提醒了一句,若不是當初的謹慎,此刻還真是無計可施。”
“哪倒未必,即便臨時尋個偏遠的藥堂,再另扮一回小道童拿了方子去抓藥,也是未嘗不可。只是比起這京畿境內的道觀來,還是略遜了一籌而已。更別提,那座道觀知道這藥方,也已有些時日了,即便那位有心去查,也必定與我們是再無聯絡。”
在姑母這裡同樣得到了認可後,婍姐兒才將此一訊息,送去了賀先生處,而就在黃桃辦妥了差事回程之際,另一重驚喜也同時隨之接踵而來。
“回稟小姐,原先守在大宅之外的監視之人,今日午時才過便已陸續裝點了行裝,僱傭了車馬一路往回了!”
聽得黃桃這句一提,不禁偏頭看了眼身邊的大丫鬟:“文竹,你且讓她們再多留意兩日,是否真的撤回京城,還是另換了人手一旁守候尚待時日。至於賀先生那裡,可會及時送了訊息與葉賬房,我們也大可安心。”
得知了計劃成功,自是按捺不住要去姑母所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