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慕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另覓他法,有間商號,夏慕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空也會靜下心來,仔細思量還有何種貨品,既能與布莊有所聯絡,又可以此為藉口,進而又能同內城之中旁的鋪面,有些平常的生意往來。
本就是在外城設了鋪面,相信有了貨品要按時送入內城交貨,也是稀鬆平常的很。再三考量之下,好似也僅有此法,方可不借助此刻已成名的霞光閣,便可自由出入內外兩城。
“小姐是說讓南面的田莊自制絲絃,再賣與那些設在內城之中的制琴作坊?”一旁尚未回過味來的小丫鬟黃桃,已是半帶疑惑的神情望向了過來。
而並肩立定一側的大丫鬟文竹與陸娘子,卻是再明白不過。這是小姐有心將商戶的察訪一事,擴充套件到內城之中所致。今日初聞此樁也是既有欣喜,又感意外。
畢竟這絲絃要如何製成,自己一行中怕是無人知曉分毫,小姐卻有為何偏偏選中了這樁,也難免有些不解。但當聽完了這旁之人的娓娓道來後,她們才算明白了關鍵所在。
“用絲我們在南方的田莊就是現成的,與其每年都售賣與絲商,倒不如自己留下些許,另找一條出路為好。一來,可在蠶絲價錢低廉的年份裡,不至於聽天由命,一切都被那些絲商握在手中。二來,就是為了將此一項賣入內城之中,才好便於出入察訪京城裡名頭在外的各大商號。”
環視了一週後,見屋內眾人皆已為之頷首連連,才又接著道:“另外也是為了今後,可藉由這樁買賣給鋪內多添一分穩妥的進項,方才能夠早日將那些村民,及早接了來京郊安定下來。”
“畢竟,那般的身份還是早些捨棄為妙!”頓住片刻後,已是幽幽嘆了一聲。而這句輕嘆在陸娘子聽來,卻是格外驚心。旁人或許不甚明白,自家小姐的這一句感嘆意義何在,但陸家姐妹在自家兄長的詳談之下,才更為確定了早日遷入京郊這片,或許才是他們從此得以脫身的唯一之路。
再聯想起之前,小姐曾多次提及過的朝中鉅變,或許與今日的提及也不無關係。就小姐幾乎從未出過偏差的眼光而言,陸娘子也是深信不疑的,想必定是離此一時刻已為時不遠了。
如此一來,也可說明了小姐為何直接點名,不遠千里招回了自家兄長接手布莊。不但有意在此樁之後,將布莊歸入自家名下恐怕也是為了那避禍一說。
這就好比,小姐與三爺他們兄弟早在數年前,就已想到了要在海島之上另設那,萬事不求人的自足田莊所在。或許在小姐看來,這被刻意設在外城之中的鋪面,也同樣可使得陸家順理成章,躲過隨後那意想不到的劫難?
心中已有確定,自然倍覺感激,以小姐此般的出身,卻能為自家這一再普通不過的行伍人家,思量地如此周全妥貼,也惟有全心全意在旁幫村,才是道理!
而這旁之人卻已微笑著繼續言道:“為今之計,便是著手尋訪那製作絲絃的高手,才是當務之急!至於他是否願意離了故鄉,遠赴南方之境卻並非那困難之事。所需絲線有人幫忙直接送去家中,每隔上些許時日,再著了可靠之人取回便是!”
“這麼一來,豈不是在這京城中尋個合適的來,最是便利?”那旁一句應到,文竹也已點頭附和道:“其實,以小姐心中所想只怕還是在那京畿境內的人家,才更為適合!”
不承想,這旁的婍姐兒不但未曾出聲打斷,反倒微微頷首,繼而言道:“正是有些一想,若能以此為由將來回京畿送信賀先生一樁就此定下,才是再好不過的。”
“至於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出書信去,山人自有妙計!”學著那觀中所見的道長,搖頭晃腦了一番。轉而忙又提醒一側的陸娘子道:“看來賀先生名下的書肆,還需再添置一項新買賣,就是回購古舊書籍一樁。只是這回購與否,自得再訂些具體的條目才好,切莫叫那些敗家之人有了可趁之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