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 第 7 章,開局繼承博物館,春溪笛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哥似乎一直關注著清陽博物館的情況,吳普一關直播就找了過來:“今天的直播效果很不錯啊。”
吳普笑道:“誤打誤撞吸引了一批愛貓觀眾而已。”
趙哥說道:“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何況你和你同學直播講解時人氣也不差,觀眾留存率很高。”
他讓吳普以後多開直播維持人氣,以後他好給他申請別的推薦位。
吳普謝過趙哥,琢磨著給自己做點什麼菜吃。
清陽博物館地處偏遠,水電倒是通的,天然氣卻是用不了,只有煤氣和土灶頭。
吳普對土灶頭更感興趣,從冰箱裡取出塊還算新鮮的五花肉解凍,準備給自己燉一鍋紅燒肉。
園子裡的廚房建得古色古香,連土灶都設了大大小小的鍋口,數下來足足有二十多種,可以搭配著不同大小的鍋具使用,一看就是古代大戶人家的配置。
吳普把自己帶來的砂鍋挨個鍋口試了試,最終選定最適合的位置開始生火。
古代豬肉屬於“賤肉”,主要是那會兒豬肉肉質不好,養殖方法還有點髒——
不少漢魏時期的陪葬陶器都表明古代豬圈建在廁所底下,人在上面拉,豬在下面吃,仔細想想可不就是難以下嚥?
所以古時候但凡有點地位的人,都不樂意吃豬肉,都愛吃羊肉、鹿肉之類的。
當然,異類也是有的,比如蘇軾就曾賦詩一首描述自己燉豬肉的過程: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它自美。
不過從詩裡那句“黃州好豬肉,賤價如泥土”可以知道,當時蘇軾正在黃州。
要了解黃州這地方的特別之處,又得提到蘇軾另一首寫來自嘲的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黃州、惠州、儋州都是蘇軾遭貶謫後去的地方,而且一個比一個離汴京這個政治中心遠。
剛被貶到黃州的蘇軾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平日裡沒少接受朋友救濟,自然沒法大魚大肉,只好把目光轉向很多人不樂意吃的賤價豬肉。
那會兒蘇軾應當沒有後世五花八門的調料,只能慢火把豬肉燉到酥爛入味。
也虧得他是個喜歡苦中作樂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