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五十六章 帝俊之謀,諸天科技之路,切割磁感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嶽原舟是混沌資訊生命體,不過自從掌握了概念資訊穩定錨之後,他就認為,稱為概念資訊生命體也沒有錯,兩者存在一種演化關係,相生關係,混沌資訊傾向於無,概念資訊傾向於有。
基於此,他對神話這個概念資訊便有了深刻地理解。
可以說,每一位神話大羅、混元、太一,這些證道者都是一個行走與混沌虛空中的世界,他們看起來像一個體存在,但實則與世界並無差別,他們不依靠任何其他世界而存在,不依靠靈氣、氣運,也不依靠物理法則,僅靠他們自己的道就可以自給自足,永久的抵禦虛空的混沌侵蝕。
而這些神話人物他們的道是怎麼來的?
嶽原舟很清楚,來源於書籍、來源於一個個文明、來源於一段段遠古先民的低吟、來源於牆的另一側。
正是對這些概念有深刻地理解,所以嶽原舟才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嶽原舟便給太上講了自己的想法,以及一些大致佈局。
聽聞嶽原舟如此盡心謀劃,太上極為爽快地將自己與三清老子之間,那種隱晦底層聯絡全盤托出。
嶽原舟聽著太上的闡述,然後將這種玄而又玄的關係轉而用精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一個個前所未有的方程被他寫了出來,一個個解被他記錄在資訊中。
其實到了嶽原舟如今的層次,他是可以做到一法通萬法通,也可以直接使用玄而又玄的方式來記錄的,只不過他還是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記錄罷了。
當然,他說太上的方式玄而又玄,殊不知太上也認為他的方式才是玄而又玄。
兩者只是方法不同,效果是一樣的。
時間緩緩流逝。
由於太上與嶽原舟的出現,又發生了‘授命於天’和太上講道事件,這個洪荒如今雖然才發展到鴻鈞第一次講道結束的時間段。
但洪荒大陸上的形勢卻已跟原本的天道大勢發展有些不同了。
在這個時間段,鴻鈞雖未明確講述斬三尸之法,但在一講中,他也丟擲了許許多多原本在二講才會講的內容,在加上太上講道,以至於現在洪荒大陸上一講出現了許許多多準聖修為的修士。
這些修士達到了準聖境界,卻沒有斬屍。
當然,準聖境界是修鴻鈞斬屍之道的修士,在修為高於大羅金仙而又未成聖的特有過度境界。而不走鴻鈞斬三尸之道的修士則不應該這麼叫,由於太上並未給出一個具體稱呼,所以那些走太上所講道途的修士如今雖然也有了超過大羅金仙、太一金仙的修為,可他們依舊被稱呼為大羅金仙、太一金仙。
不過事實上,他們本身卻是已然多出了一種有別於一般大羅金仙與太一金仙的道韻,前者是混元道韻、後者是大羅道韻,可卻又都還沒真正證道成為混元大羅金仙與太一大羅金仙。
這種境界,在慢慢的時間流逝中,修持此道的洪荒修士們給其定了一個特有名稱,叫做擬態混元大羅金仙、擬態太一大羅金仙,以此對應準聖境界。
而在洪荒修士中,準聖境界的修士與擬態混元大羅金仙、太一大羅金仙也隱隱有了些許互相看不起的意味。
另一方面,洪荒各勢力也在不斷發展。
首先是妖族。
雖然原本妖族便奉帝俊與東皇太一為妖帝、妖皇,畢竟二人皆有伴生法寶,且威力巨大,依附強者是洪荒生靈的共性,他們可以依附此二人之力量與巫族的十二祖巫相抗衡,不至於淪為巫族口糧。但實際上,許多依附的妖族也只不過想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罷了,對帝俊與東皇太一的命令大多都陽奉陰違,畢竟當時兩人也不過大羅金仙。
就可以說妖族看似統一,但實際上仍是一盤散沙。
除了聚集在帝俊與東皇太一所在的族群之外,基本都是散落於洪荒各個角落,部族林立那是常態,不成系統。而且因為洪荒太大,經常一個往來就耗費數千年,發展效率極低。
而巫族則不然,巫族一開始便以盤古殿為中心,呈圓形向八荒六合擴張,在凝聚力上遠勝妖族。
此等情況,帝俊與東皇太一早就看在眼裡,只是當時兩人還是大羅金仙,威懾力與號召力還不夠,不過現在不同了,兩人已然踏上擬態混元大羅金仙與擬態太一大羅金仙層次。
兩人雖同出太陽星,但修行方向卻也不盡相同,帝俊是以皇道法則踏上這個層次,走的是以皇道法則混有諸元之路,而東皇太一則是火之法則,走火之法則太而為一之路。
就這樣,帝俊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