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卡爾已經偉大了,諸天科技之路,切割磁感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的,我來了!”
嶽原舟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你不用擔心,我來並不是為了阻止你研究學術,甚至你想要知道暗位面如何崩潰的,我都可以告訴你。但是我更好奇的卻是另一件事。”
卡爾雙手放在身前平靜的說道:“請說!”
聽到嶽原舟說不會干擾他研究學術,卡爾現在很開心,於是他現在就有閒情好奇起這個炸了暗位面的大佬到底找他什麼事了。
嶽原舟摸了了自己的鬍渣,然後說道:“聽涼冰說,你把自己改造成幻體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探索未知,可以說說嗎?”
就為了這個?這大老遠的跑過來就是為了這問題,卡爾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說道:“是的,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候我還是超神學院的學生,因為超神學院的出現,神體改造技術得以實現,隨著造神工程的進行,人的腦域同時啟用率越來越高。”
“那時候我就知道,我們腦域是存在一個限制,限制我們完全啟用它。而其實腦域的同時啟用率是在不斷變化的,因為隨著人不斷的學習探索,我們腦域就會形成新的神經元,這就導致瞭如果沒有辦法提高腦域啟用率的話,隨著我們探索未知的進行,就越來越難認知以後的未知,越來越難繼續探索和學習。”
見卡爾說了這麼多,嶽原舟忍不住插嘴道:“因為新神經元不斷形成,而啟用率一直不提升的話,那麼就說明人在思考未知實物的時候總有一些方面沒有考慮到的,那些沒考慮到的就藏在未啟用的腦域裡,但是當時我們並不知道。”
卡爾依舊站在死歌書院的前面,他這會兒忽然眺望星空,稍微嘆了一聲之後說道,“是的,而這種考慮不周的東西會隨著新事物的認知與未知知識的探索而越積越多,最後會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到那時候,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智慧就會因為這個‘考慮不周’的積累而擁有無法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前進哪怕一小步!”
嶽原舟點點頭說道:“那是多麼可悲,多麼絕望!這就是終極恐懼吧!”
卡爾也點點頭:“算是吧!”
“這就是你要把自己改造成幻體的原因?”
對於嶽原舟的問題,卡爾依舊說道:“算是吧!”
“現在自由了嗎?”
卡爾知道嶽原舟說的是什麼,這是在問他變成幻體之後思想和腦域還沒有受到那種‘考慮不周’的積累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他現在也不得而知,於是他改了個說法:“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其實我也不知道。”
這時候卡爾頓了頓忽然稍微抬了抬頭說道:“智慧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理解自己不具備的現象,比如人看不到電磁波卻能用智慧理解、運用,所以可以用智慧來理解智慧嗎?”
對於卡爾的忽然發問,嶽原舟也沒有什麼意外的,因為他覺得卡爾因為暗位面被自己幹掉之後估計會覺得自己是個可以討論知識的人,這時候他覺得卡爾忽然說出我要去上廁所他都不會覺得奇怪,於是他說道:“認知或許可以增長智慧,但認知卻不是智慧,如果智慧的無限增長最終達到全知,那麼智慧或許可以理解智慧。”
幻體狀態的卡爾忽然眼前一亮繼續說道:“我們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只是浩瀚宇宙的一下分子原子組成罷了,而這些微不足道的基本微粒卻透過玄妙的方式組成了你我,讓我們有了智慧。那麼如果把宇宙全部注入智慧中,智慧可以理解整個宇宙嗎?”
管中窺豹可知全豹乎?如果這麼問,或許有人就會回答,直接用管掃視整個豹身,每掃過之處便記錄下來,等把豹看了個遍,不就可以知道整隻豹是什麼樣了嘛。而宇宙亦是如此,用智慧探索能探索的已知,等到把宇宙探索個遍,不就可以理解整個宇宙了嘛。
但是這卻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智慧到底能不能理解那些未曾看到的,未曾認知到的東西的,會不會其實一直以為是理解了,其實卻是一種宇宙短暫的表象罷了。畢竟這一切都建立在對宇宙的觀察之上。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公分開槍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慧生物,他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那就是:宇宙每隔十公分必然會有一個洞。他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有恐怖色彩的是這麼說的,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準時給它們餵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