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九章 科技側修煉方式,諸天科技之路,切割磁感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嶽原舟的升級並不是在大宇宙中進行,因為一萬多億套裝置在大宇宙星空中工作這種事是很危險的。
所以他給自己準備的改造場所是在小宇宙中,一個位於銀河系跟仙女星系直接地帶的小宇宙。
其實神舟文明一次性建造的小宇宙並不能滿足嶽原舟升級所需的場所,因為神舟一次製造的小宇宙只有直徑05光年左右,而現在這個小宇宙的直徑差不多有4萬光年。
很明顯,這個小宇宙就是嶽原舟在準備的那三千多年左右的時間裡建造的,當時動用了三萬多艘月球那麼大的主力艦參與此事,是這兩萬多艘主力艦將一個個製造出來的小宇宙聯通在一起。
這就是主力艦會變形的好處,隨時可以拉過來當工程艦。
當時這項工程光是前期建造六萬多個05光年的集中小宇宙就用了一千多年,然後數萬艘主力艦將這些小宇宙相連然後將互相連線部分的小宇宙膜去掉又用了兩千年時間。
神舟文明大肆製造小宇宙的樣子就像在一個大泡泡中的某個區域集中弄出無數個小泡泡,然後在泡泡群直接不斷的製造小泡泡,最後形成一個互相粘合在一起的小泡泡叢集,最終在對粘合在一起的小泡泡的膜進行清理。
這才形成了如今這麼大的小宇宙。
其中難度之大怕是隻有在空間技術上有如此造詣的神舟文明才能完成了。
至於為何是四萬光年的小宇宙,那是因為每一個粒子的二維展開需要非常廣闊的空間,而是還必須給一大堆工程船留下位置以作為操作平臺。
每一顆質子、中子在被二維展開之後,其龐大程度相當於一個地球的表面積。所以嶽原舟給這些加速器預留了足夠的位置。
就像現在這個直徑四光年的小宇宙中,每一個加速器之間的距離大約748萬公里,這其實很寬廣了,畢竟地球直徑也不過12752萬公里。
間距大約748萬公里,而用於升級的加速器大約有一萬多億套。
這個數值加上加速器間的間距乍一看似乎超過了小宇宙的廣度,畢竟這一算可不是超過了嘛。但簡單的算寬度只是平面距離而已,小宇宙可是一個空間,所以上下左右前後都有空間。
所以在這個直徑四萬光年的小宇宙中,放一萬多億套加速器並沒有問題。而且還顯得十分空曠,當然空曠了,對比一下太陽系到比鄰星的距離只有大約四光年就知道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小宇宙就是嶽原舟修煉的洞府,他將在這個洞府中閉關修煉三到四萬年。
修煉已經開始!
哦不對,是升級改造已經開始。
嶽原舟的小宇宙肯定不會弄成黑暗的,所以一下光源還是必要的。
所以如今的小宇宙中,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片巨大而沒有厚度的螢幕,被二維展開後的粒子那光潔的反射面完美的對映出無數給它工作的智慧工程船。
要知道當年那個失落文明的倉庫也僅僅只有九千多顆矮星,大小也不過12光年。現在神舟文明這個升級用的小宇宙直徑就四萬光年,更是有一萬多億個正被展開成二維的微觀粒子佈滿整個小宇宙,但卻不顯得擁擠。
放眼望去,閃爍的都是科技的光芒。
可以想象,這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要不是掌握了真空零點能,神舟文明也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弄出這麼大的地方。
而且這些加速器的能量供給也都是真空零點能驅動,否則真的帶不動那麼多加速器。
而作為當事人的嶽原舟他現在的狀態很奇特,他的靈魂並沒有依託在每一顆原子中,如果按照正常定義來說,他這會兒都被分成一顆顆原子了,那肯定死了。
但奇怪的是,他並沒有死,構成神舟之軀的原子以量子糾纏定位的方式記錄著他每一顆原子的位置,這些原子一旦組合回來,他的資訊就會回來,然後他就會甦醒。
沒錯,是甦醒,因為嶽原舟並沒有進入像神聖之軀被炸那樣的狀態,而是相當於一種量子層面的睡眠狀態。
嶽原舟的靈魂就沉睡虛空中的在狄拉克海洋之內,在真空量子漲落那不可言喻的波動中。
卡爾新虛空理論帶來的技術讓嶽原舟安然無恙。
他的資訊不會丟失,因為神舟文明在這之前論證玄幻側宇宙跟科技側宇宙的時候已經確立了資訊大一統。
三到四萬年其實也不算久,這個時間其實是按照之前製造‘智子與中子’計算的。雖然神舟文明在這些年裡技術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