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章 後媽都給打出來了,諸天科技之路,切割磁感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星雲以計算機的方式執行,但說出來的話卻有令人感覺富含感情。如果不是威者的出現,很難想象這麼一大片星雲居然是生命。
如果不看他的執行方式,那麼完全可以說他已經脫離的矽基生命的範疇了。
“已經來不及了,但沒關係。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們都換一種活法吧,到時候你的資料依舊在,威者你也會重新出現,在我的世界裡你可以慢慢學會感情是什麼。”
說著,星雲內部的那片量子世界開始出現變化,先是電子在不同能級之間躍遷,並同時發射出一個光子,光子在捲曲的空間中有規律的移動,隨後整片星雲動了起來。
捲曲的星雲開始舒展。如果空間也有流動的話,那麼現在它就像濃郁的巧克力漿一般絲滑。
彷彿氣體雲一般的能量體開始順著空間滑動。
捲曲空間的舒展,使得星雲開始膨脹。星雲本就十分浩大,如今膨脹開來,很快就達到光年這個尺度。
一光年,兩光年,三光年百光年、上千光年、上萬光年,星雲能量團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伴隨著一絲絲電子雲一般的迷霧開始浩浩蕩蕩的從銀河系邊緣向銀河系內壓了過去,彷彿傳說中的紫氣東來三萬裡。
但這團能量卻浩大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範圍越大,隨後浩蕩的迷霧能量團觸碰到了第一個恆星系。最外圍的那顆行星最先發生變化,行星在漸漸淡化的過程中彷彿出現了訊號不好那種影象波動,但也只是閃動了幾下就恢復平靜。
緊接著淡化到極致的行星在那一瞬間忽然又凝實再度出現。乍一看跟原來一樣沒區別,如果不是它凝實的時候閃動了一下,幾乎看不出來它已經資料化了。
一顆行星被資料化,完全變成數居世界一種全息投影般的存在,但它卻如此真實,從表面的細節到它表現出來的物理特性,都與原來沒什麼區別。
迷霧能量團擴散的很迅速,它迅速將這個恆星系覆蓋,然後宛如潮水一般向銀河系滾滾而去。
能量團掃過之後,這個恆星系已經全部被資料化,但從觀測上看,卻跟原來沒什麼區別。
如果某個文明開飛船到這裡採礦,那他們依舊可以從這個恆星系內開採到應有的礦石,包括恆星能源,絲毫沒有變化。
但怎麼可能沒區別呢,恆星系現在已經成為那團生命的一部分。
形象的說,之前的這個恆星系是宇宙大自然規律在主宰一切,而現在卻是那團星雲生命在主宰一切。在這裡,他只需要更改一下資料,就能調整一切,這是他的世界。
現在這個世界仍在擴大。如果銀河系是一團大餅,那麼這團星雲現在就是一張正在吞食大餅的血盆大口。
以銀河系扁平面為上下左右,那麼這股能量團先是擴散在左右兩側達到差不多銀河系直徑,然後才開始如同滾滾海浪一般向整個銀河系席捲而去。
眾所周知,這個宇宙的曲速與其他宇宙不一樣。如果在三體宇宙,在宇宙規律的限制下,撐死了也是光速。
但這裡不同,曲速1級就是光速。可想而知在這個宇宙生存的高階文明沒有一個不會曲速的,這片星雲生命也是一樣。
用速度來形容曲速並不準確,畢竟曲速本身就是空間在動。所以按照這個宇宙的曲速算,星雲團的擴散開始是曲速1級,然後慢慢增加到曲速2級,3級4級7級,8級,9級
到了這個曲速,提升就慢了許多,從曲速9級到曲速99753,他用了一天時間,直到第二天才最終達到曲速99999級。
相當於199516倍光速,因為先是兩側同時擴散,所以能量團將在三個月後達到銀河系銀盤直徑範圍,然後他會全面向整個銀河系延伸,以這個速度擴散,覆蓋整個十萬光年的銀河系,還需要六個月。
加起來就是九個月,這其實很快。
福兮禍之所伏,這個宇宙規律給在其誕生的文明以方便的同時,何嘗不是另一種催命符呢。如果是在三體宇宙那種被打成廢墟的宇宙,那麼這種擴散方式怎麼說也要十五萬年才能全部淹沒整個銀河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邊緣的星系一個個被資料化。
彷彿機率雲一般的詭異能量所到之處,小到星際塵埃,大到星球,不論是小行星、行星還是恆星,又或者是白矮星中子星都一顆顆全部被虛擬資料化。
就連黑洞也僅僅是延緩了一小會,在這股詭異機率雲般的能量將其形成的引力量子化之後,它最終也會步入化實為虛的後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