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大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東海事,穿越諸天萬界,天帝大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一十二章東海事
水鏡先生司馬徽是陰陽家的事,陸雲並不知道。
潁川書院另一老者是龐德公的事,陸雲也不知道。
不過有一點他知道,下一次他來潁川書院的時候,恐怕不是他一個人。
大漢的局勢越發不穩,黃巾的準備愈發充分,朝廷就算是不想動黃巾也不由他。
已經有很多有識之士開始上書朝廷。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在這樣的背景下,陸雲既然拐帶不了少年郭嘉,那就算了。
他御使符車,疾馳東海郡,第一次到了他的治所。
對於當地諸多勢力的拉攏,陸雲懶得理會。他到了東海郡,先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設立招賢館,不僅招攬識文斷字的人才,還招攬武將。
此舉在氏族門閥橫行的漢末,也算是極為罕見的事情,要知道諸多寒門學子因為沒有背景與門路,絕了為官的道路。
而陸雲設立招賢館,便是要廣招天下英傑。
多撒網,多撈魚。
青州之地,想必還是有些人才俊傑的。
這樣的舉動,可能激怒世家大族,不過黃巾起義即將爆發,陸雲根本沒有興趣理會世家大族的想法。
第二件事,則是投了大筆金銀去買地,僱傭凡是因天災流離失所的流民,將他們安置妥當。
陸雲向來不差錢。
他以金錢開道,不到一月,東海郡的大事已定。
不僅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住所,招賢館的事也有了些成效。
招賢館裡,來了幾個人。
一個人,是田豐。
田豐其人,歷史上是袁紹部下謀臣,為人剛直,能力十分出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可謂良臣跟了庸主。
史書記載:田豐天姿朅傑,權略多奇,少喪親,居喪盡哀,日月雖過,笑不至矧。博覽多識,名重州黨。初闢太尉府,舉茂才,遷待御史。閹宦擅朝,英賢被害,豐乃棄官歸家。
棄官歸家,終究抵不住陸雲的招賢榜。
隱居只是逃避,於天下蒼生無益,他還是想做一些事情,便因著招賢榜而出世。
雖投陸雲麾下,卻只是來考察考察。
這個年代,主擇謀臣,謀臣亦擇主。
讓人才來了並不算什麼,能不能讓他們留下才是本事。
陸雲知曉田豐的本事,請他擔任別駕,全力負責東海郡的事。
田豐便感激涕零,決心效勞。
這個年代,能如此信任臣下的,實在不多。
就算是後來的曹操,謀臣武將眾多,大權還是由曹氏家族的人盡數把握,至於外臣與謀士,並沒有什麼大權。
外性將軍有權就變壞。
只有自家的人,才值得信賴。
陸雲將東海郡諸事託付田豐,是對田豐最大的信任。
田豐無以為報。
他便投效。
除卻田豐,來投效陸雲的,還有一人。
田疇,田子泰。
也是位有才人。
歷史上,幽州牧劉虞招募人才,田疇受薦,封為從事。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劉虞厚待田疇,田疇因此誓死追隨劉虞。
他被派去出使朝廷,朝廷拜田疇騎都尉,他拒絕了。三位公府聯合舉薦,他也拒絕了,只願為劉虞門下。
只可惜,他回到幽州的時候,劉虞已為公孫瓚所害。
一臣不事二主,劉虞被殺後,田疇無心仕途,領著一批百姓隱居深山,躬耕勞作,收徒講學,將一個山村發展成了世外桃源,救活了近萬人。
袁紹聽聞他的名聲,數次遣使者招募,田疇不往。袁紹死後,他的兒子袁尚又徵辟,田疇依舊不往。
直到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丸,徵辟田疇,田疇才願往,為大軍帶路,使曹操大軍大破烏丸。
不過功成之後,曹操欲封他為亭侯,又被田疇拒絕。
這樣的一位忠臣來投陸雲,陸雲自然歡喜,封了田疇為主簿,協助田豐處理政事。
二田在手,政事不愁。
至於軍事,有五虎上將在,各自領一隊人馬,積極訓練。
沒有士卒的將軍不過是螻蟻。
這句真理,已經經過多次驗證。
縱然是脾氣暴躁者如張飛,也不得不壓下脾氣與士卒共患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