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部分,大清龍棺,瘋狂熱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沉,雲層並不厚,估計著這雨也下不太大。雷陣雨的天氣。

一門心思只想到有風能涼快些,倒是忘了那句俗話“風在雨頭,屁在屎頭”了。

從小就在農村長大,下地幹活時經常聽到大人叨咕些民俗諺語,像是順口溜一樣,好記易懂,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紅雲變黑雲,必有大雨淋;日落雲裡走,雨在半夜後;西北起黑雲,雷雨必來臨”。也不知道這個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不過卻實很靈驗,百試百靈。

趁著這雨還沒下來,我趕緊往四周走走,找找陶老爺子說的泉眼和山洞。

順著下坡路,足足走了差不多五十來米,總算是找到了地方。

只不過沒想到這山洞也忒寒磣了點兒,說是山洞不如說是山凹,縱深不過三米,面闊極大,其實就是山體向內窪了一塊,形成了這麼一處花瓶式的山凹。

倒是這泉眼還透著那麼幾分靈氣,水很清洌,一股一股的不斷的湧出來,時不時的撞擊在鵝卵石上,濺起一顆顆晶瑩的的水珠,熠熠奪目,湧出的泉水順著水坡往下流去,形成一道不寬的溪流。

涓涓細流清澈見底,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靜靜地臥在水底,青山翠嶂倒映其中,構成了一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一動一靜之間,醉人迷眼。

盯著水中自己流動的倒影時聚時散,不知不覺中竟然有些看呆了。

過了好半天,才如夢方醒,趕緊順著溪流往下找了找,不過怎麼也找不到陶老爺子搬走石柱後的痕跡,估計早就被砂石把坑給填平了。

山林寂靜,水聲潺潺,聽著清脆的水響,不由的想起了爺爺。

小時候,爺爺常常藉口帶我去抓魚,結果就領著我沿著小河沿一直不停的往前走,每到一處水聲有變化處,爺爺都會仔細的講給我聽,讓我細細分辨。牢牢記住。

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告訴我,山形水聲,山為靜,水為動。如果水聲像銅壺滴漏之聲,則必成牧民之官;水聲要是如鼓般響亮則必為貴地;而水流淒涼而急,呈飲泣之聲,則註定災禍不斷……

突然就聽到頭頂上大牙在叫我的名字,我這才回過神來,趕緊回頭應了一聲。

看得出來,大牙可是真下了力氣,地面被挖的到處是坑,沒有一塊好地方,離著挺老遠就看見他站在其中的一個坑裡,手裡舉著半隻瓷碗在衝我不停的揮手。

等我到了近前,才看清,被大牙挖出來的瓷片還真不少,足有二十幾片,不過大多都還沒有手錶的錶盤大,啤酒蓋大小的碎碴子居多,都被大牙隨手都扔在了一旁,而大牙手上舉著的是卻是塊挺完整的半隻大碗。

我接過來後仔細的看了看,應該是隻鬥彩美人碗,碗底倒是挺完整的,雙線圓框,六個楷體字:大明成化年制。

底款兒的字型樸拙,就和小孩兒隨手寫出來的差不太多,歪歪扭扭,一看就是地攤貨。不過細看之下,終於發現這字不像表面上看著那麼簡單,筆劃之間肉中帶骨,鈍銼起落,極有意境,拙中見巧,越看越覺得這底款不那麼簡單。

這半隻碗上的圖案剛好是美人提籃倚坐的畫面,神態逼真,呼之欲出,襯上旁邊藍色的山石、紅豔的牡丹,一幅和諧寧靜的田園景色自然而然的就呈現在了眼前。

我眯著眼睛正看的入神,就聽到大牙在坑底下驚呼了一聲,然後趕緊喊我下去看看。

我也不知道底下發生了什麼事,趕緊把這半隻美人碗小心的放在地上,然後雙手撐著坑沿,小心的跳到了坑底。

順著大牙所指的方向一看,連我也是瞠目結舌,目瞪口呆。

真沒想到,大牙剛才僅僅往下又挖了一鍬多深,意外的發現,這底下竟然都是這種陶瓷碎片,密密麻麻堆在一起的,白花花的都有點晃眼。

這麼多的碎片擠在一起,顏色、花紋都不盡相同,很明顯這些碎片不是埋在地下後被擠碎的,而百分之百是在打碎後統一埋在這裡的。

我盯著這些瓷片,心裡也是一陣的打鼓,想不明白為啥這麼好的瓷器竟然要打碎了,而且又打碎了這麼多?這種官瓷不可能在民間有這麼大量的收藏,難不成這裡是座皇家陵墓?可是也不對,哪有隨葬品就這麼散放著,不見墓道,不見棺槨的呢?

我的腦袋都快想炸了,也沒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大牙用鏟子扒拉了一陣,突然抬頭問我,有沒有可能是我剛才說的那種情況,這些是皇帝老爺子挑剩下後被打碎的那些瓷器呢?

哦?一聽大牙這麼一說,我站在原地四周望了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