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配骨親
半盞燭上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 配骨親,在無限劇場頂流出道[無限],半盞燭上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無限劇場頂流出道[無限]》最快更新 [aishu55.cc]
燕時澈抬手蓋住相片,剛好覆在鬱燃的掌心。
“你還看啊?”
鬱燃道:“剛才沒警惕而已。”
他不動聲色地把相片從燕時澈手下抽出,翻過一面。
背後寫著女孩的名字,馮月。
好了,現在知道筆記的主人叫什麼了。
鬱燃把筆記上的線索拼湊起來。
五篇日記都記錄著一些零碎的生活片段,己未年農曆十月到冬月大概能夠推到1979年末左右。
筆記主人馮月與她的妹妹廿三生活在一個四口之家。父親在冇有村中做木匠生意,性格剛硬。母親不知行當,可能是個鄉間家庭婦女,性格溫和賢良,很愛自己的兩個孩子。馮月開朗活潑,對妹妹廿三很好。
他們一家生活殷實,母親偶爾會給兩個女兒做裙子,有審美、有生活情趣。
馮家與其親戚的關係似乎有些僵硬,在矛盾中,廿三首當其衝,深受敵視。
在日記記錄的時間段內,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木匠變得暴躁不堪,不顧馮月勸阻,把年幼的廿三鎖在屋中。
這件事一定足夠糟糕,能夠讓母親也沉默起來,對摯愛的小女兒不管不顧。
而事情的結果大概與冥婚脫不了關係。
“不對勁。”
鬱燃沉吟一聲,發現了自己一直忽略的疑點。
在七八十年代的山村,木匠家中以重體力活為生,卻沒有男丁,這本身就違背了歷史背景與社會常理。
這是第一個疑點。
其二,還有一個更加顯而易見的問題。
鬱燃的指尖劃過馮月的筆跡。
“你看。”他對燕時澈說,“之前我們被本身的認知侷限了,在這個年代,這種文化程度絕對不是一個荒涼山村出生的小姑娘應該有的。”
馮月的字跡乾淨清秀,敘事邏輯流暢,正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標誌。
“還有一點。”鬱燃捏著相片,“我不認為在這種地方,這些村民會有翻山越嶺去城裡照相館拍照的情趣。”
強烈的違和感和詭異感縈繞在他心頭。
還差了什麼。
一定有什麼是他們都沒有發現的。
線索鏈缺失了最關鍵的一環。
鬱燃思索:“有什麼是我們沒有搜尋到的地方。”
“西廂房?”燕時澈問。
“嗯,要想辦法進去。”鬱燃把筆記一張張疊好,塞進了揹包,“我能肯定線索絕對不止這些東西,如果在西廂房都找不到的話,那有可能……”
他盯著掌心的黑白相片,忽然笑了笑。
“可能什麼?”
“很有可能有人做過和我一樣的缺德事。”他同男人對視,露出一抹嘲諷的笑,“有關鍵線索被人故意藏起來了。”
“所以你提前把這些東西撕下來?”燕時澈看著他的眼睛,挑眉問,“你早就知道?”
“不知道。”鬱燃理直氣壯說,“但這不妨礙我藏線索,我不會把50%的存活機會留別人,只是沒想到有人比我先下手而已。”
燕時澈愣了一下,露出無奈的笑。
眾人下午的搜查仍舊沒有新的發現。
沉重的氣氛一直持續到了晚上。
程希佑和曲蕊吃完晚飯就去點上了祠堂的香火,其餘人也都回到了房間。
又一個夜晚緩緩降臨。
鬱燃昨天半夜被驚醒,根本沒睡好,一躺下就困得直接睡了過去。
夜色很沉,小院中瀰漫焚香的味道,香氣也沉沉地鑽進窗格與門縫中,安撫著外鄉人緊繃的神經,營造出朦朧脆弱的安全感。
窸、窸、窸、窸……
連續不斷的咀嚼聲,像尖銳細密的牙齒碾壓爛肉,一口,一口,窸,窸,窸,窸。
鬱燃從淺眠中驚醒。
他沒有立刻睜眼,悄悄放緩了呼吸。
咀嚼聲離他越來越近,最後幾乎貼在他的頰邊纏綿耳語。
黏膩的腥臭味撲面而來,如同溼冷的蛇腹遊弋在面板上,裹挾著爛魚的腐味。
咀嚼聲停了。
鬱燃猝然睜眼,無窮盡的黑暗湧入眼簾,被看不清面貌的東西捂住了嘴。一雙孩童大小冰冷的手掌死死地堵住他的聲音,肉團軟得像是被抽去了骨頭,觸手一般纏住他的口鼻,一絲縫隙都不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