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我經歷的北平地下黨,世紀史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察冀,楊成武把很多細節都說得清清楚楚。1942年夏季這個夜晚,楊成武一身戎裝,英武非凡。他熱情地給董魯安先生敬酒接風。
董魯安先生到晉察冀後化名於力,擔任華北聯合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參加晉察冀邊區參議會的籌備工作。他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寫的文章《人鬼雜居的北平》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產生廣泛影響。
這裡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還是在董魯安動身來晉察冀之前,他同夫人商量好,故意留下一個紙條,上面寫著:因看破紅塵,決心去五臺山出家,家人不必悲傷,亦無須尋找云云。董魯安離家之後,不少親友聞訊後紛紛到他家探問。董夫人總是一面啼哭,一面將丈夫留下的字條拿出來給人看。因為董魯安以往研究佛學,所以一般人也就信以為真了。不久,董魯安的女兒結婚,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舉行婚禮,他們當場宣佈董魯安已遁入空門,當了和尚。一時傳為佳話,被認為是繼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師)之後出家為僧的另一位學者。後來他的好友王西徴、崔毓林去他家看望,當董夫人又一面啼哭一面拿出字條時,他們兩人都哈哈大笑說:“大嫂不必再做戲了,大哥的事我們都已經知道,我們也準備到那邊去啊。”
1943年1月15日至21日,晉察冀邊區首屆參議會在阜平縣溫塘村開幕,到會參議員288人,他們來自晉察冀各地和游擊區、敵佔區。董魯安先生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大會選舉出邊區參議會議長成仿吾、副議長於力(董魯安,副議長僅此一人)。董魯安積極參與邊區建設,全國解放後,歷任華北人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副院長,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兼人民監察院副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兼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民政局長等職。1953年病故後被追認為###黨員。
二、王西徵教授奔赴晉察冀引起連鎖反應
王西徵教授,早在南京大學就讀期間就參加了五卅運動,帶領學生抓捕了###學生運動的江蘇省警務處長王桂林,因此遭到國民黨當局的通緝,此後與陶行知新教育評論社編髮《新教育》和《新教育評論》週刊,提倡教育革命。繼而在北平師範學校任校長、北平孔德學校任中學部主任。1929年至1930年協助陶行知創辦曉莊師範,並任安徽公學教導主任,從事教育革命實踐。1930年在瀋陽張作霖帥府任張學思(張作霖之四子)的家庭教師,是張學思同志參加革命的啟蒙人(張學思參加革命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1932年至1942年先後在東北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等校任教,主授國文及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文學史、文學批評的課程。王西徵早在五卅運動時就參加了地下黨的工作。從30年代起,他和全家住在北平石駙馬大街84號,在庭院的天棚下經常舉辦崑曲曲會,以詠唱崑曲作為掩護,從事黨的地下活動。抗戰前,王西徵在阮慕韓領導下做地下工作,屬中央特科。此後阮慕韓去了抗日根據地,王西徵遂與黨失去聯絡。城工委瞭解到他的情況後,決定接他來根據地。1942年底,我派戈原進入北平,到王西徵教授家,秘密接他到滿城交通站,楊成武司令員設宴歡迎。王西徵教授到晉察冀邊區後,在《晉察冀日報》上發表文章《望眼欲穿的北平市民》,引起強烈影響。此後擔任晉察冀邊區政府實業庭長,張家口解放後任察哈爾省政府秘書長;全國解放後,在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任參事室主任。
王西徵教授來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半年之後,即1943年6月底,經他本人同意,我們安排接他的夫人和子女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由安捷透過王西徵的好友何萬生去通知王西徵夫人。據後來王西徵女兒回憶,那時天氣熱,加上緊張的奔波,何萬生先生汗水順著袖口流到手背上,往下直嘀嗒。何萬生仔細地交代了行動路線:先乘火車到保定,下了火車碰到熟人千萬不要講話,然後分乘兩輛三輪車到郊區的蠻子營,千萬不要誤進附近的水碾頭村;炮樓上如果有日偽軍下來盤問,就說是到舅舅家收地租子。蠻子營村口有個拿芭蕉扇的老頭,直用毛巾擦眼睛,老頭問:“你們來啦?”就跟他進村。
第二天是6月28日,王西徵夫人催著孩子們早早起床,她身穿藍布大褂,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女兒,挎著幾個小包袱,就匆匆啟程了。她們家裡養了個小狗名叫“丁丁”,看家護院很是忠實,臨走前把它送給別人家,嚇得小狗拉出屎撅來,真可憐。
王西徵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