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崖山之殤,想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罷,周洛起身面向眾官深深一揖。

這一下,這般人倒都低下頭,不言語了。

半晌,方有一人說話,正是年近七旬的秘書省校書郎陳常貴,此人宦海浮沉半生,無奈出身微寒,苦無門路,風燭殘年之境只是個從八品的小官。

“太師每日為國事操勞過甚,這才染了貴恙,周都監,我們這些做下官的莫要怨望,卻應好好體察他老人家的一番苦心。”陳常貴邊說邊擠眼睛,竟然真的聲淚俱下。

眾官們一看陳大人這般光景,紛紛效仿,船上頓時哀鴻遍野。

“這,下官只是……”這邊周洛還要解釋,李魁卻早接過花茬兒,說道:

“都監大人,你權且再等幾日,這襄陽城不是幾年都撐下來了嘛,料想無妨。都監既然不常來京師,今日兄弟做東,邀諸位僚友同去三元樓喝一回女兒紅,再吃他幾碗鱸魚羹,豈不美哉。”

眾人一齊叫好,也不管周洛願不願意,只喚艄公把船往回劃了。

說起這杭州臨安府的酒樓,看官們多數會想起那樓外樓,其實不然。今天的樓外樓是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始建而成,距今不過一百五十多年,故宋時卻絕無此號。

南宋臨安府的酒樓有官庫和私營兩種,前者即官辦酒庫所附酒樓,如南庫和樂樓,中庫中和樓,東庫太和樓,南上庫和豐樓,北庫春風樓,西庫西樓等等等等,這些就好比今時之國營酒店。私營酒宅有名的有武林園的三元樓,南瓦子的熙春樓,新街巷口的花月樓,融和坊的嘉慶樓、聚景樓、俱康、沈腳店,金波橋的風月樓,靈椒巷口的賞新樓,壩頭西市坊的雙鳳樓之類許許多多,有些大的私營酒宅論豪華排場比之官庫酒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在《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勝錄》一類宋末筆記中多有記載,按下不表。

且說眾人拉了周洛來到那中瓦子的三元樓,正是今日杭州上城區中山路、惠民路一帶。只見真是諾大的一個繁華去處,那南宋末吳自牧的《夢粱錄》裡寫此樓的好處道:

“中瓦子前武林園,向是三元樓康、沈家在此開沽,店門首彩畫歡門,設紅綠杈子,緋綠簾幕,貼金紅紗梔子燈,裝飾廳院廊廡,花木森茂,酒座瀟灑。但此店入其門,一直主廊,約一二十步,分南北兩廊,皆濟楚閣兒,穩便坐席,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數十,聚於主廊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如神仙。”

周洛雖出身官宦,奈何久在邊地,終日裡操練打仗,平時哪裡得見這般情景,只覺得一陣眼花繚亂。眾人要了一個雅座兒,那“李色人”為了顯擺,盡叫量酒博士整治了滿桌的果蔬佳餚。有炒慄、蓮子、胡桃、銀杏、巧柿、京棗、土瓜、水荷蝦兒、酒蒸鰣魚、爆鱔糊、鹿脯、紅燒獐子肉、燠小雞、野味鴨盤兔糊、五味炙黃雀、醋赤蟹、改汁辣淡菜、米脯鮮蛤、鱸魚羹、水龍腰子、鮮蝦肉團餅、羊脂韭餅、銀魚乾、海蟄、螺頭、生菜、油多糟瓊芝、四色辣菜,又要了兩大壇紹興女兒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那閒官們盡談些官場趣聞,*韻事,少頃又喚何寧兒出來唱曲兒。

這寧兒一出場,登時把其餘的庸脂俗粉比了下去,只見她取出琵琶,唱出一首曲來,正是孝宗淳熙年間的太學生俞國寶所作《松入風》:

“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簫鼓,綠楊影裡鞦韆。

暖風十里麗人天,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餘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

相傳俞書生此詞原是作於斷橋旁的一家小酒肆之中,詞中末句本為“明日再攜殘酒,來尋陌上花鈿。”一日,已做了太上皇的高宗遊幸此處,見著覺得甚好,只是嫌末句酸腐俚俗,便改定為“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後來俞國寶也因此詞做了官,可謂皆大歡喜。

一曲過後,眾人齊聲喝彩,周洛卻心不在焉,煩悶得緊,那寧兒倒是一雙杏眼盡在他身上轉來轉去,就在兩人目光一對間,周洛突然“咦”了一聲,面色詫異,目光卻落在寧兒那雪筍般的纖纖玉指上,寧兒暮然一驚,面色竟變的蒼白,隨即告了個罪,匆匆回到座上,好在眾人正喝的盡興,都沒有察覺。

襄樊告急(三)

這一頓酒,一直喝到將近亥時方散,眾官皆已大醉,紛紛乘轎離去了。周洛與眾人作別後,藉著幾分酒意,踽踽獨行在臨安的大街上。雖然夜深,那勾欄瓦舍,酒肆妓館卻正是方興未艾之時,到處熙熙攘攘,燈火闌珊,周洛卻越發沒了興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