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明亡清興六十年(下),水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榷》卷九七)明軍面臨強敵,又缺乏糧食,多主張“回寧遠就食”,以圖再戰。於是,洪承疇放棄解錦州之圍的計劃,決定分兵兩路,半夜突圍。
當夜,明總兵王樸“怯甚”,尚未到約定突圍時間,率領部眾,已先逃遁,以致明軍大亂。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等,馬步爭馳,自相踐踏,弓甲遍野,屍橫滿地。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退守松山城。衝殺出去的明軍,遭到截擊,傷亡慘重。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當吳三桂、王樸等沿海邊逃跑時,清軍迎頭截擊。數萬明軍,東有大海,後有追兵,盔甲遍野,潰不成軍,“赴海死者,不可勝計”(《清太宗實錄》卷五七)。當時正趕上潮水大漲,全軍盡沒,只有200餘人逃脫。後僅白廣恩、曹變蛟、王廷臣敗入松山,與洪承疇及其萬餘殘卒,共守松山城。
清崇德年造“神威大將軍”火炮
二十四日,皇太極命設伏於高橋大路。逃入杏山城的吳三桂、王樸等,率殘部逃出,向寧遠奔遁,遭到清軍追擊,敗奔至高橋。吳三桂、王樸恰中皇太極的預算——清軍多鐸等伏兵四起,阻截前路,追兵躡後。吳三桂、王樸和眾士卒,手足無措,伏兵合力進擊,各路潰竄。吳三桂、王樸,僅以身免,逃回寧遠。后王樸下獄被殺。
松山激戰,歷時十天,明軍大敗,清軍獲勝,明軍被殺53783人,損失馬匹7444匹、駝66峰、甲冑9346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數萬計,浮屍水面,如乘潮雁鶩,與波上下”(高士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