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12345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華流演唱會(二),重生之時代巨星,四海12345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霖,最重要的是一眾記者全部都將長槍短炮對準了李霖,給其他人的話筒少得可憐。

“真愛出風頭。”王妃掃了一眼李霖,看他的模樣怎麼看都怎麼不滿意,“春風得意,不過我看你能得意多久。”

“後輩,真不懂規矩。”

“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真有趣。”

“搶風頭。”

一眾前輩們用眼刀子在李霖的身上刺來刺去,若是眼光能夠殺人的話,恐怕此時的李霖已經死了好幾次了。

李霖也沒想到這些記者會將話筒聚集在自己的面前,他預感到自己又要成為別人的眼中釘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在華夏,這些天王天后不會被李霖搶風頭,畢竟他們成名已久,粉絲數量又多,比起李霖來也是絲毫不遜色,再加上業界規則人人都懂,自然沒有人不開眼。

但這裡是韓國。

韓國記者可不管你在華夏是什麼地位,他們只知道華流演唱會中李霖在韓國的人氣最高,他的採訪粉絲最愛看。

“華流代表著華夏的音樂。”李霖自如的應付記者。

“代表華夏的音樂?”一名記者提出質疑,“華夏的音樂流行過嗎?我們平時只聽說韓流、日流,從未聽說過華流,華夏的音樂並不行。”

不行?

在場的藝人臉色微變。

他們個個都是華夏歌壇的天之驕子,是站在華夏歌壇最頂尖的那一批人,記者當著他們的面說華夏的音樂不行,這簡直就是在打大家的臉。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回答。”王妃幸災樂禍的看著李霖,韓國記者的尖銳還真是出乎她意料,不過尖銳也有尖銳的好。

李霖臉色不變的回應這位記者,“華夏的音樂不行?我的《新風格》在整個亞太地區賣了1300萬張,而《音樂之門》也賣了接近1200萬張,這樣的專輯銷量說不行?”

“這只是你一個人的,並不代表整個華夏歌壇。”那名記者嚷嚷道。

“那麼張學友前輩的《吻別》在亞太地區大賣4000萬張,這怎麼計算?”李霖凌厲的回應這個韓國記者。

4000萬張?

在場的記者都被嚇住了。

他們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現在可不是十年前,甚至是更久遠的年代,別說是四千萬張了,四百萬張的專輯銷量在韓國都是可以制霸韓國年度銷量冠軍的成績。

若是4000萬張,韓國一年的專輯總銷售額都沒有這麼多。

不過想想,他們又覺得有印象,好像記憶裡面的確有一張《吻別》銷量達到了4000萬張,而且還不止。

張學友笑著,沒有說什麼。

《吻別》是他最自豪的一張專輯,也正是這張專輯奠定了他華夏歌壇第一的位置,直到今日,哪怕是他半隱退了,在歌壇他依然是第一。

李霖在韓國記者的面前提起這張專輯是很長面子的事情。

“如果不信的話,你們可以向韓國唱片協會求證,不過我想稍微年長一些的人應該聽過這張專輯吧!”

吻別4000萬張專輯銷量可不是華夏一個國家提供的,中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全部都被《吻別》這張專輯製造的風暴給橫掃了。

對於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歌迷來說,《吻別》是一張難以遺忘的專輯,哪怕是不喜歡,也會留下印象。

“我想起了。”一名中年記者嚷嚷說道,“韓國唯一一張年度銷量冠軍的中文專輯。”

一說這話,在場的記者都想起了。

韓國唯一一張年度銷量冠軍的中文專輯,韓國曆史專輯銷量前十中唯一一張中文專輯,一度被視為韓國恥辱的中文專輯。

曾經不知道多少音樂人咬牙切齒的想要將這張專輯從韓國曆史銷量前十的榜單之中劃去,但最終沒有成功,而且還隨著數字音樂崛起、實體專輯銷量滑坡的影響而漸行漸遠。

“居然是這張專輯。”所有記者望向張學友的目光都不善了起來。

張學友不知道自己的專輯給韓國的記者們到底多大的怨念,他感受到不善的目光,身體微微一扭,有些不安了起來。

這裡是韓國,他的安全不像華夏那樣穩固。

所幸,韓國記者們僅僅是用目光殺死張學友,他們並沒有動手,畢竟若是在這裡動手的話,丟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臉面,還有整個韓國的臉面。

孰輕孰重,他們還分得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世界:占人師的擺爛人生

白夜羽然

縱橫諸天從港綜世界開始

鑌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