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中國曆代名女傳,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杭州路吏,為人方直,不妄與人交。名聞天下,聲徹閨閣,伶倫輩稱鄭老先生者,皆知為德輝也。”他是元末最有名的才子,寫有《傅女離魂》等雜劇十八種。他寫少女懷想情人,是那樣地柔情婉轉、美麗動人:
想鬼病最關心.似宿酒迷春睡。繞晴雪楊花陌上,趁春風燕子樓西。拋閃殺我年少人,辜負了這韶華日。早是離愁添縈繫,更那堪景物狼藉。愁心驚一聲鳥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飛。
再如他寫遊子飄零,抒發出懷才不遇的感情,流落他鄉的感慨,特別能引起封建時代失意文士的共鳴:
雕簷外紅日低,畫棟畔彩雲飛。十二欄干,欄干在天外倚。淚水盼秋水長天遠際,歸心似落霞孤騖齊飛。則我這
襄陽倦容苦思歸。我這裡憑欄望,母親那裡倚門悲。……怎奈我身貧歸未得。
這樣一位情致悽婉的男士,得到女士的青睞自然不在話下,更何況是朱小姬這樣有才情的女孩。
開初,在元末擾攘的世局中,物阜民豐的江南尚能維持粗安的局面,但漸漸地姑蘇也嗅到了紛亂與烽火的氣息,朱小姬隨同俞家遷移到武林(今日杭州)。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朱小姬常常坐著畫舫,徜徉於風光明媚的湖上、穿梭于田田荷葉之中。一天,朱小姬忽然見到長堤綠蔭中有人在向自己頻頻招手,駛近定睛一看,竟是自己日夜牽掛的情人。異地重逢,倍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