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終章完結,絢爛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一次宋先生給她講課時無間提及,她才知道叉河的來龍去脈。就這樣,還是因為宋先生到了真定,查閱古書得到的。
她相信一般的人都不會留意這些。
宋墨卻侃侃而談,顯得極其熟悉。
竇昭望著宋墨的目光,不由深沉了幾分。
正低頭寫著字的宋墨並沒有留意到,他尤自言自語道:“我覺得還是清寧好一些。老子曾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以清,地得以寧,不如取別號‘清寧樓主’或是‘清寧居士’……‘得一閣主’也不錯。”
竇昭很喜歡。笑道:“那就刻‘清寧樓主’好了。”
宋墨見竇昭喜歡,很是高興,興致勃勃在書房裡翻箱倒櫃:“我記得祖父曾留給我一塊田黃石,我來給你雕個閒章。”
竇昭愕然:“你還會雕印章?”
“嗯!”宋墨道,“大舅有時候要檢查我內家功夫練得怎樣。就讓我雕印章,看我的手穩不穩,我曾專門跟著閩南大家金守儼先生學過篆刻。”他說著,笑著扭過頭來,“找到了!”從箱子裡拿出個畫著梅花的金漆螺鈿匣子放在了炕桌上。
印鈕是隻趴在竹子上的蟬,顏色濃豔俏麗,質地如嬰孩的肌膚般柔嫩。讓竇昭愛不擇手。
“用這個雕印章嗎?”宋墨擅書法,既然他說會篆刻,想來手法不錯,但篆刻不僅要講究書法。還要講究佈局,以宋墨的年紀,就算是再有天賦,恐怕也有不足之處。覺得這麼珍貴的田黃石,等到宋墨刀功老道的時候再雕刻才盡其用。不免有些可惜,“我小的時候,曾經順過父親的幾塊雞血石,這次出嫁,也帶了過來。要不就用雞血石吧?把這田黃石留著,以後給你雕個閒章。”
那種帶著幾分寵溺的口吻,讓宋墨一愣,隨即露出愉悅的笑容。
“我們家還有好幾塊這樣的小石頭,”他沒有想到竇昭喜歡印料,“只有這件的印鈕比較適合你,所在我才想到了他。你要是喜歡,就都拿去好了。”他說著,高聲地喊著陳核。
陳核立刻閃了進來。
宋墨吩咐他:“你去拿了庫房的鑰匙,我要和夫人去找幾塊印料。”
陳核應聲去拿了鑰匙。
竇昭不禁心動。
和宋墨一起去了庫房。
小廝高高地挑著燈籠,照得庫房燈火通明。
竇昭額頭有細細的汗冒出來。
一共五塊黃田石,就這樣隨意地散放在一個匣子裡。其中兩塊是毛料,但紋路清晰,品相非常好,另外的三塊已雕了印鈕,一枚是老虎,一枚是獅子,一枚是鹿。
難怪宋墨說只有她手中的印料比較合適自己。
竇昭嘀咕著,心疼地將落滿灰塵的白果凍青田石,藕粉凍的雞血石實,白芙蓉的壽山石一一擦拭乾淨。
陳核見了,忙上前幫忙,並解釋道:“這都是些小件,沒地方放,就擱在了這多寶格的格子上,您要是喜歡田黃石,庫裡還有件田黃石雕的觀世音佛像,就是有點小,你要是不嫌棄,我把它找出來你看看?”
用田黃石雕佛像,這是誰的主意?
竇昭點頭。
陳核拿著冊子去找佛像了,竇昭在一個陳舊的匣子裡發現了兩塊硯臺。一塊巧用石眼,啄為荷葉青蛙,石質清潤。另一塊是紫色,硯底有大大小小的石眼,乍一看,如水氣,異常的圓潤。一看就不是凡品。
竇昭倒吸了口冷氣,問宋墨:“你們家還有多少這種東西?”
“不知道。”宋墨好像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兩方硯臺,他拿在手裡把玩,“東西太多了,密密麻麻幾賬冊,有些印象深刻的就拿出來用了……”他說著,對陳核揚了揚手中的硯臺,道,“你把它們下了賬冊,我拿回書房去。”
陳核應了一聲,還在那裡和管庫房的管事滿頭大汗地翻賬冊,並喃喃地道:“我記得清清楚楚在這個庫房的……怎麼不見了……”
眼不見,心不煩,竇昭懶得在這裡等,跟陳核說了一聲,和宋墨回了房。
兩人身上都有些灰塵,又叫了丫鬟重新梳洗一番。
竇昭出來的時候,宋墨正在燈下打量著兩個硯臺。
聽到動靜,他抬起頭來,笑道:“你說。我把這兩方硯臺送給岳父大人,岳父大人會喜歡嗎?”
原來他把兩方硯臺帶出來,是要送給自己的父親。
竇昭錯愕,又很快笑了起來,道:“他會很喜歡的,而且會捨不得用,擺在書房裡,每當有賓客來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炫耀一番。並用告訴別人,這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