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章 維民所止,儒道至聖,永恆之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到中午,方運都沒有下筆。
此次詩詞的題材要求很普通,除了幾乎必考的“邊塞類”,還有“鄉景”“勤學”和“送別”共四類,同時規定了六韻。
吃過午飯,方運才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寫畫畫,最後終於決定寫一首鄉景類,並以包刀為韻,寫下《憶鄉》。
“河邊伴青草……”
寫完《憶鄉》,方運把詩詞放好,在厚厚的試卷中一張一張翻,五頁之後,拿出經義題目。
方運仔細一看“維民所止”四字,臉上浮現一抹笑意,然後心中思索。
這“維民所止”若是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人民居住的地方。出自《詩經?玄鳥》,整句為“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是說商朝國土遼闊,人民安居樂業。
這四個字讓方運想起華夏古國的典故。
滿清之時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為維護皇權,大興文字獄,凡是稍加影射滿清,就抄家問斬,共有近兩百起大案,僅乾隆年間就發生了一百三十起。這些文字獄中,真有反心之人不足一成,九成乃是冤案。
雍正年間,舉人汪景祺曾撰文稱年號帶“正”的皇帝都不得善終,詛咒雍正和康熙,又與年羹堯勾結,結果被處死。
汪景祺若因反清而恨康熙雍正,乃是堂堂正正的義士,但汪景祺純粹是洩私憤,哪怕在開明的後世也屬於誹謗。但之後的“維民所止案”則是冤案。
汪景祺死後數年,江西學政查嗣庭出的經義試題中含“正”與“止”,犯了雍正的忌諱被嚴查,後被抄家問斬。
後人為譏諷雍正,便借《詩經》的“維民所止”為經義題。因為“雍正”二字去掉頭,就是“維”和“止”。
方運想起清朝殘酷的文字獄,又想到今日的聖元大陸。兩個時代簡直是兩個極端。聖元大陸原本言論開放,但現在很多話已經不是言。而是罵,說話之人以傷人為目的,更有人暗中串聯汙衊。
方運早就知道,慶國武國人一直在散佈有關自己的謠言,但一直不理解那些人為什麼造謠,直到聽李文鷹說過一句話才明白。
“草觀秀木,不見根深蒂固,恨其奪日月之光。蟲鼠望象。不見四季奔忙,以為其爭吞汙物而巨。”
方運突然一笑,想起慶國有一個“烏雲文會”,意在“汙方運”,若不是親耳聽到宗午德說,甚至見過他們寫的汙衊之辭,根本不相信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卑劣之人。
方運輕輕搖頭,把所有雜念拋在腦後,專心解題。
“維民所止表面之意是人族居住之所,內在之意是人民安居樂業。但《詩經》原文前後兩句卻涉及商朝疆域。這篇經義若要得上等,必然要明白出題半聖真正的用意,僅僅這一步。就足以把秀才分出高下。”
“維民所止其意,若取下,則是人民安居;若取中,則是人族疆域永固,不為妖蠻侵略;若取上,則是人之所及皆為我人族疆域!先解其意,後破其題!”
破題之法有六,明破、暗破、順破、逆破、正破和反破。也分為破意、破句或破字。
方運想了想,決定暗破其意。緩緩在草稿上寫下破題之言。
“天命在人,然天無盡也!”
此句中以人代民。以天代止,是典型的暗破。而其中的“無盡”把“維民所止”前後兩句的疆域都包容進去,但又沒有跑題,因為破題的中心是“天命在人”。
天命在人是說人乃天地間最優秀的生靈,那麼人民自然應該安居樂業,而天地無盡,所以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安居。
大儒能感應禍福,至誠之心可以前知,而寫完此句,方運只覺心中大定,彷彿冥冥中契合了一種聖道,心神、文膽、文宮等高度的統一,全身的力量在這一刻全被調動,才氣快速燃燒,文膽的力量不斷在文宮內震盪。
方運看到,自己的文宮中竟然有無數金色大字飛舞,瞬間組成一篇眾聖經典又瞬間消失,然後又組成新的聖文,不過眨眼間,所有眾聖經典都在文宮中閃過。
那些所讀過的書籍化為無形的力量,讓方運的神念在這一刻變得無比強大。
破題之後就是接題。
方運繼續書寫接題,進一步解釋自己的破題。
“夫天命者,以智論序,人為其上……”
方運先解釋人為什麼得天命,然後再深入討論怎樣才能算安居樂業。
方運先以自身為例,與楊玉環相依為命,貧寒心安,但有柳子誠出現,居所不安。然而等自己走出濟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