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新中華再起,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面大,寬度廣,所以捻子的縱深也不是很深,這樣的接觸戰如果炮兵繼續開火,很可能會誤傷到自己人。
“殺!”
一個身形高大的蘇北漢子平端著長槍,雙手緊握,刺刀先是直刺,刺中人體後猛然往下一拉,然後一抽。
一股強烈的血腥味道立刻在整個戰場瀰漫開來,這個高大的淮軍將士按著標準的教程動作,先刺中了來勢洶洶的捻子的腹部上端,然後用力一拉。對面捻子的整個腹部被鋒利無比的刺刀拉開了一條斜長地口子,鮮血噴濺,肚腸也跟著露了出來,那個揮舞著大刀的捻子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一下自己的腹部,然後丟掉長刀,用雙手去捂,很快他就發現這樣的努力只是徒勞,鮮血仍然不停的從十根手指間溢了出來。然後是糾結在一起的腸子,他無意識的咕噥幾句,然後頹然摔倒。
這樣嚇人地場景比砍掉人的腦袋更有震撼,一排捻軍傻呆呆的看著那個身形高大的淮軍。而刺出這樣兇狠一刺地人自己也是張大了嘴巴,雙手下意識的還是握緊了長槍,只是有些微微顫抖。
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戰場上的很多地方,與陣線混亂。平時也沒有經過嚴格地戰場訓練,只是憑著血氣之勇衝上來的捻子相比,淮軍陣線安排的相對合理,平時的訓練也講究刺刀合戰之法。每當一個高大地壯漢上前突刺時,一定會有兩個袍澤兄弟在一邊端著刺刀護翼,表面看來。淮軍的人數遠不如捻子。其實在每一個小段的戰場上。反而是準軍在與敵人肉搏時,處處都是以多打少。
捻子在剛剛地突擊時已經又一次被炮火狠狠地覆蓋過一次。士氣低到不能再低,在肉搏之前,又被淮軍地火槍打死打傷了不少,勉強突到陣前,卻又遭遇到如此兇狠霸道的刺刀陣,很多捻子都心驚膽戰,如果不是顧忌身後地大旗首與趟主們在督陣,還有那些拿著鬼頭刀的行刑隊,只怕早就一鬨而散。
“殺,殺殺殺!”
三營與五營不愧是淮軍中訓練最好,嗜血敢戰的老兵最多,意志力與求勝心也最強的兩個營頭,儘管是初次肉搏,很多淮軍士兵還是迅速平復好情緒,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仍然用完好的陣形,向著敵人壓迫過去。
其兩個營的兩邊,其餘各營也是有樣學樣,與兩個精銳的前鋒營一起向前,刺刀如林般向前逼去,聲聲吶喊與突刺動作下,捻軍的陣線開始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開始崩潰。
儘管淮軍沒有現代參謀制度,儘管淮軍沒有嚴格的軍隊管理與後勤制度,儘管淮軍的個人戰術素養可能還不能與英法俄普等列強的軍隊相比,儘管淮軍的軍官都還很普通,並沒有誰展現出將星的光彩,可是在這一場幾萬人的肉搏戰中,淮軍將士一往直前,無人後顧,以強悍個人體力和團體榮譽感及求勝精神,以千錘百煉出來的強悍體質及相互配合的整體陣形,勇往直前,幾番攪動之後,整個捻軍陣線歷經千辛萬苦突到淮軍的陣線之前,卻在這狂風暴雨般的兇悍打擊之下,全面潰退!
韓奇峰滿頭大汗,帶著部下拼命穩住陣腳,儘量拖延全面潰敗的時間,在他們與淮軍接觸的時候,騎兵在身後已經加速,眼
衝入敵陣,雖然現在戰場上亂哄哄的,到處都是成群個淮軍如同鋼鐵洪流一般,壓的捻軍將士們根本抵敵不住,哪怕是一些小趟主發了蠻性,帶著自己的精銳部下拼死抵抗,也會迅速被訓練有素,配合更好的淮軍將士把抵抗戳的粉碎,每一個留住腳步與敵相搏的捻軍將士,最後的下場無一不是渾身上下被刺滿了血窟窿,嗖嗖的冒著鮮血,然後悶聲倒斃。
不過事無絕對,在整條捻軍步卒戰線崩潰的同時,綽號劉狗的劉玉淵卻是唯一的亮點。他奉韓老萬之命,指揮整個捻軍大隊,雖然在他的督促下全軍壓了過來,不過淮軍的反應卻更讓他吃驚,此人生性堅忍兇殘,韓老萬把整個步卒大陣都交給了他,把整個藍旗的前程都交了了他,剛剛進攻時他已經把能想的辦法想了出來,不怕得罪人,不怕雙手染滿鮮血,反正當年從山東流落到淮北時,一家幾口人沒有吃住的地方,就在路邊挖了洞安身,靠乞討和當腳伕,慢慢兒走到今天。捻軍各旗的二十四首領之中,只有他的家境最為悽慘,當年住在狗洞一樣的地界,被人稱作劉狗他並不在乎,只要以後能出人頭地,他就全不在乎!
劉玉淵的一切都靠瘋狂一樣的拼勁得來,他不能允許自己如此慘敗,這一仗當真敗了,藍旗在順河集落不下腳,實力大損,連韓老萬都得看別的大旗主的臉子過日子,他一個分旗主又打了敗仗,以後還想在眾人面前挺直了腰桿說話?
當下不管不顧,自己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