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新中華再起,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都是心知肚明,洞若觀火。
不過涉及到軍事排程,還有具體怎麼打好這一仗,他卻是有些猶豫難決。
既然難想,倒是先不必想!
張華軒泡完了腳,卻是精神一振,拋下軍事上的難題,端坐在椅子中翻看著揚州這邊管事呈上的賬簿,雙目炯炯有神,竟是絲毫疲態不露。
張家確實是家大業大,在蘇北與江南的商圈中算是一隻巨鱷,商海遊弋只要你資本雄厚再加著小心,就沒有不賺錢的道理。
今年在淮安的鹽場與絲廠利潤最厚,其實只要有鹽商的經營資格,就是白痴也能賺錢,張家有三十幾個鹽窩子,總計一年的純利在十一二萬兩白銀左右,絲廠規模不大,一年也就三五萬兩的出息,再加上米莊當鋪一年也有七八萬兩的利潤,總計一年的收入就是二十來萬。
張家發達不過百餘年,創業之初肯定落不下什麼錢,現在能落下三百萬上下的家底,其實都在張紫虛老爺子手裡積攢壯大下來的,鹽商之利算是當時極大的暴利了。張華軒每次盤張家的賬底,總是感慨,如果自己不出現,張家這麼發展下去,將來會是什麼模樣?
他想不出,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張家絕不會發展成什麼財閥世家。當時最有錢的當然還是山西商人,不少山西鉅富莫說是幾百萬身家,而是可以很隨意的拿出幾百萬兩白銀來週轉,而在百餘年後,赫赫有名的淮揚鹽商們沒落了,只留下淮揚菜系,而山西也沒有了錢莊,空餘一個個黑煤窯。
國家沒勁啊…
張家在揚州的生意不大,只在幾個錢莊當鋪裡入了小股子,一年大概就幾千兩的花紅,本利不大,圖的是和揚州這邊的商圈搭上關係,圖個見面好說話。
打去年鬧洪楊打到漢口後,整個南京與蘇南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揚州更是首當其衝,不少錢莊轉移,當鋪關門歇業,張華軒隨便一看,收入比去年年底整整少了一半還多。張家最大的產業當然是在淮安,這裡哪怕一文錢收不到也無所謂,張華軒不過是無聊一看,略翻一下,便丟在一邊。
倒是此次來揚州交戰,又需得花費不少銀子。他當初買的前膛燧發槍由三千加到五千,由於無法自造,也沒法當真壓價,一支火槍加配套的物事,平均每支火槍四十五兩不打折,就這一筆二十來萬銀子便花了出去,再加上募集練勇的花費,製作號褂,建兵營,發餉銀,買炮,足足墊進去了四十來萬兩白銀!
在當時的練勇之中,唯有張華軒是僅憑自己家族的財力物力,一手創辦團練,不借助地方官府與士紳的力量,隨著戰爭的發動,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花費勢必將更多,如果僅僅維持這萬把人左右的團練力量,他還能憑藉張家的力量堅持,如果想擴大規模,成為一支能左右中國命運的武裝力量,就非得想辦法開闢新的財源不可!
好大一篇文章…張華軒自艾自怨,這邊揚州之戰怎麼打還沒有想好,那邊還得想著怎麼開闢財源,而家族的反對力量,朝廷的忌憚都需提防,說來想去,當真是任重而道遠。
猛虎出柙(5)
他在這裡閉目苦思,房裡伺候的下人自然也得候著,房裡燃起幾盞油燈,還有從泰西進口的玻璃罩子,微風輕拂,***巍然不動,把屋裡照的甚是敞亮。
苗以德引著護兵站在門外守備,人人扛著一支來復槍,腰間還插著一支短火統,這都是英國怡和洋行的饋贈,張華軒是大主顧,洋行特意送給他的護兵使用。來復槍裝填慢,製作難,並不適合大兵團做戰,用來做保鏢的武器正好,射程遠威力大,護兵們又是精選出來,槍法遠超出普通士兵,用線膛槍最合適不過。
張華軒在房裡想事情,自苗以德上下,各人都是不敢做聲。
不少士兵偷眼打量著張華軒,眼神裡全是敬佩。他們都是這次新招募的練勇,平日裡張大人帶著大夥兒練兵,事事在前,就說來回跑的那二十里路,開始大夥累成了一攤泥,張大人卻是神采奕奕,根本看不出來疲憊,跟著火槍到了打火槍,張大人的槍法雖然不如教官,也比大夥強過許多,站軍姿,踢正步,拼刺刀,樣樣事都是這富家大少出身的大官兒衝在前頭,這怎麼能不讓大夥兒由衷佩服?
除此之外,新軍服的料子用的極好,淮安也不止張華軒一股兵,別家的綠營與鄉勇兵馬,哪家的軍服能與張華軒的團練比?伙食好,不犯軍紀嚴禁軍官斥罵責打士兵,禁絕將官因私事勞役士兵,餉銀按時發放,絕不克扣一星半點,如此種種,使得張華軒在這支軍隊的威望已經極高,淮安團練計程車兵多是農民出身,農民有很多優點與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