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月迭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1 鵝毛鴨絨,萌夫天上來,桂月迭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丫頭的真面目,最後雖然收拾了這兩隻,可惜卻也是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等給大妮兒選丫頭的時候,她便吸取了教訓,只選些模樣老實,性子不那麼伶俐機巧的,然而還是不那麼如人意。
大妮兒嫁到夫家後,這安排便顯出來不足。
丫頭們太拙,雖不壞事,卻也幫不了多少忙,能及時地傳信給羅姝娘就算她們盡力發揮了……
這一世,應該一切都不一樣了吧?
羅姝娘望著兩個忙乎著的小姑娘,唇角勾起了一摸含義不明的微笑。
進了十一月,姬家小院一直是熱鬧紅火的。
先是多了個送來的小丫頭小紫,後來羅姝娘又透過人牙子買了兩個人,一個是四十來歲的婆子,一個是十歲出頭的小少年,正是對母子。
這姓姚的婆子瘦瘦小小,卻是個能幹的,灶上活計是一把好手。
她一來,姬家的飯食便由她全包下,姬譽和羅姝娘兩個幾乎都再也沒下過廚房。
而她的兒子三壯,正好可以跟著姬譽。
雖然在家中,姬譽一點也不樂意讓人跟前跟後,但到了外頭,還是需要個小廝來跑腿打點。
畢竟姬譽身為官學在冊的舉子,除了可以從官學裡領到月銀之外,還是有些文會什麼的要參加,跟同年之間也要來往。
接著羅姝娘跟姬譽兩個研究出了怎麼做鵝毛鴨絨的衣裳被子,因自家做不過來,便請了街坊裡家有閒工夫的兩個婦人來姬家做工。
有了人手幫忙,十來天的工夫,就做出了幾十條厚被,還有全家人穿的絨衣絨褲,不光是主子們,就是小丫頭和姚婆子母子倆也都有,只把姚婆子喜得直唸佛,稱主家厚道仁善。
因姬家主子人口少,就算是多了兩個下人佔了一間半,也還是有的空,羅姝娘專門騰出一間大的屋子,用來做冬衣。
她們兩口子商量過了,如果今年冬天是個嚴冬的話,棉花價格肯定要被各大棉商給聯手推漲,姬家這點小本錢根本就折騰不起,更何況如果到時候形勢嚴峻的話,官府說不定會介入,到時候手裡囤積著這些緊俏的物資可就說不好是福是禍了。
但如果轉而囤積鵝鴨絨就不一樣了。
這些東西平時不過是丟棄的廢料,還沒人知道可以用來禦寒,姬家多囤積些,到時候售賣出去,並不擠佔尋常人家的棉花資源,反而給家裡有這些東西的窮人一條新的路子,就算傳了出去,也是姬家人頭腦靈活,引不來太多的妒恨交加。
既然是這樣,羅姝娘和姬譽兩個便心存善念,並不禁止把自家用鵝鴨絨做衣被的訊息傳出去,甚至還有意無意地多宣傳。
當然了,本朝民風不似前朝開放,對新鮮事物的接受也緩慢得很,怕既然是聽說了,也極少人會去嘗試。
大多數人的想法估計都是‘什麼?花錢去搜集那些聞起來腥不拉嘰的廢料?萬一不能用還賠上了布料呢!’,若是有跟風也做了的,那也算他頭腦靈活該著了。
眼瞧著到了月末,羅姝娘取了散碎銀錢,給兩個來自家打零工的嫂子們發工錢。
兩個中年婦人捏著手裡的小荷包,裡頭足足的有一兩多銀子,沉甸甸的墜手,心裡樂開了花兒。
面上更是笑得合不攏嘴,似她們這等家境不寬裕的人家,往常一個月能掙到幾百個大錢就了不得了呢。
“多謝姬娘子,這下子家裡可寬鬆些了,我那死鬼男人,如今都不怎麼敢罵我了,就怕把我氣著了,耽誤了活計,那天我回的稍晚了些,還想著怕是家裡大大小小的都要餓壞了,誰想到一進門,嘿,那死鬼把飯都做得了,我嫁人這麼多年,還是頭回吃上現成飯哩!”
這人心情一好,話就多了,再加上羅姝娘也是個成了親的小媳婦,什麼話也能說得聽得。
“可不是麼,我家婆婆成天就愛叨叨,嫌棄我這那的,我孃家人一上門,那老臉拉得,比馬臉還長呢,如今呢,也會夸人了,那天我聽見我婆婆還跟隔壁婆子吹牛哩,那婆子說她家兒媳婦孝順,做的飯香,做的衣裳好看,我婆婆說,我兒媳婦旁的本事不行,就是會掙錢,一月能拿一兩銀回來哦!這一句話就把那老婆子給震得啥也不說了……”
羅姝娘也跟著笑呵呵的,這些貧戶之家的婦人們,雖然有的羅嗦,有的眼皮淺,但大都勤快能幹,有話直說,哪裡似富貴人家的女人們,一人要長上十幾個心眼,說一句話琢磨出好多層意思。
以羅姝孃的本性,倒是寧願聽貧婦們說些家常八卦,也不樂意坐在華麗富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