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荷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嫡妻,茗荷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瑞萱堂的老夫人聽說宋青葙懷了身孕,喜滋滋地在觀世音菩薩面前上了三炷香,又吩咐魏媽媽備轎,“我得去三聖庵還願,上次許了菩薩十年的香油錢。哎呀,終於能在有生之年能抱到重孫子了,不容易啊。”

魏媽媽笑道:“自打大奶奶進門,咱府裡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眼下大奶奶有了身子,緊接著大小姐出閣,是雙喜臨門。說起來,大奶奶倒真是個有福氣的。”

老夫人不愛聽,彆彆扭扭地說:“心眼多得跟篩子似的,能有什麼福氣?要說起來,都是菩薩顯靈,不枉我誠心誠意地拜了大半年菩薩。”

魏媽媽心道:菩薩靈驗歸靈驗,可要是沒有大奶奶,哪來的重孫子?

一邊嘀咕著,一邊服侍老夫人下炕。

老夫人心裡高興,特地穿了件丁香色仙鶴紋的褙子,銀白的髮髻上簪著赤金祖母綠簪子,比起往日更多了幾分高貴華麗。

魏媽媽奉承道:“都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果然!老夫人這麼一收拾,倒顯得年輕了十多歲。”

老夫人瞧著鏡子裡的自己,雍容富態,滿意地笑了笑,走起路來腰桿子格外挺直了些。

到了三聖庵門口,老夫人下了轎,有女尼迎上來笑道:“老施主今兒比往日倒早些,師太正在佛堂誦經,老施主方便的話,不如先到偏殿喝點茶水?”

老夫人搖搖頭道:“不用麻煩,我先去姻緣樹下拜拜,隨後再尋師太說話。”

女尼笑著道好,引著老夫人到了姻緣樹下。

樹下已有一人,正虔誠地跪著,口中唸唸有詞。

那人約莫十五六歲,長得眉清目秀,穿件極普通的天水碧小襖,看著很是溫順乖巧。

因感到有人靠近,那人睜開眼,笑著衝老夫人點點頭,“老夫人早”,往旁邊挪了挪,繼續默唸著經文。

魏媽媽點燃三支香遞給老夫人,老夫人合掌拜了三拜,然後虔誠地把香插到香爐裡,又拜了三拜。

離開姻緣樹時,老夫人特意瞧了瞧那女子,疑惑地問:“這姑娘怎麼認識我,以前見過?”

魏媽媽笑道:“是見過,她在庵裡住了有段日子了,可不是經常見?”

老夫人無奈地笑笑,“你比我小著五六歲,怎麼比我還糊塗,我不是說在庵裡,是在別的地方。”

魏媽媽絞盡腦汁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哎呀,可不是見過,瞧我這記性,大小姐及笄那天,端托盤那個丁家的姑娘。”

這麼一提醒,老夫人也想起來了,正是秦鈺及笄禮時,擔任有司的丁九娘。

那天,她塗得妝粉,穿得鮮亮,戴著滿頭珠翠,可不像現在這麼素淡。

老夫人遺憾地說:“看著挺本分的姑娘,怎麼就住到庵裡頭了,不會也跟那位似的,在這裝樣子吧?”

那位指的就是宋青葙。

魏媽媽無語,卻也沒表露出來,只接著老夫人的話頭道:“想來不是,她住這都大半年了,聽說過年也沒回府,就是裝樣子裝到這會也不容易。”

老夫人點點頭,自言自語道:“像是個性子溫順的,沒有那麼多心眼子……”主意拿定,吩咐魏媽媽,“你抽空打聽打聽,丁九娘為什麼到庵裡住?要是身上清清白白的,許給銘兒倒不錯,兩家門庭也相當。銘兒是庶子,娶丁家的嫡女,不吃虧。”

魏媽媽覺得丁九娘雖不錯,可經過老夫人的口說出來就有那麼點不靠譜。

秦家老夫人不待見宋青葙,總覺得她是因為耍心眼才嫁給秦鎮,但對於她肚子裡的重孫子卻充滿了期待。

老夫人心裡只想著重孫子,根本沒考慮過重孫女的可能性。

而順義伯府的鄭夫人也在糾結孫子的事。

她自然盼著能夠早點抱上孫子,卻又不希望嫡長孫出自宋青艾的肚子。

宋青艾跟宋青葙一樣,小日子不太準,晚上十天半個月是常有的事。

這天,孫媽媽就悄悄對鄭夫人說,三奶奶的月事已經過了十多天,仍沒來。

前一陣子,嚴媽媽因為看透了宋青艾的涼薄,又加上時不時犯腰痛,沒法再在宋青艾跟前伺候,便辭了差事。

嚴媽媽曾是林氏的陪嫁,是賣了身的,宋青艾出閣時,林氏將嚴媽媽以及兩個丫頭的賣身契都給了宋青艾。

嚴媽媽請辭,宋青艾照著賣身契上頭的銀兩收足了數目才放了她出去。嚴媽媽更是心涼,伺候林氏母女倆三十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想到臨到最後,仍是自己拿銀子給自己贖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