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王光美深情回憶錄:我與少奇,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事情都把她舉在前面。
楊瀾:您從小跟母親之間就非常親密嗎?
王光美:我們5個女孩子,就5張小床連在一起那麼住,後來因為我上大學了,工作也忙了,母親就讓她們4個在一起,然後給我一個套間。給我的套間原來是一個過堂,她就把它封起來。因為母親知道夜裡我念書念得挺晚,夏天很早就起來,又在院裡念,所以她就給我很多照顧。
楊瀾:她那個時候希望您將來做什麼呢?那個時候很少有母親會讓自己的女兒讀到碩士。
王光美:她真是願意我們學習好,她沒有催我們早點結婚什麼的。
王光英:那個時候她很時髦,從我當時的眼光看,非常時髦。她穿的那個深灰大衣,到現在拿出來也不落後的,而且還有風斗。
感受王光美(2)
劉亭亭:“文革”時我們幾個孩子在外面看到大字報——有沒有劉源,我不知道,反正有我和平平吧,說我媽媽在去延安和去美國之間猶豫。那個時候小孩不懂事,而且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這個問題絕對是原則性問題,怎麼能夠有這種事情呢?我們回來就問她究竟怎麼回事,然後我媽媽說:我是猶豫,我是全額獎學金送去讀,而且是到最好的學校,去讀我夢寐以求的博士。
楊瀾:什麼學校?
劉亭亭: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讀原子物理博士。她是……我也忘了,是楊振寧還是李政道的學姐,在物理界她比他們都早。所以他們在物理界的人都講,她實際上是最應該從事物理研究的,而且我在哈佛時見過來自荷蘭的圖書館裡的她的學習成績單,寫著“數學女王”。大概是由於遺傳基因的緣故,王光美的子女在學業上都很優秀,其中劉亭亭是“文革”後考入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第一個大陸學生。劉亭亭:畢業的時候,我非常希望我媽媽能夠去參加我的畢業典禮。但是她來不了,我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