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王光美深情回憶錄:我與少奇,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她親生的孩子去國外上學,那麼最後到她親生的這幾個孩子該受教育的時候就沒錢了。所以後來我媽媽以下的姨姨們連上大學都上不起。我媽媽也是這樣。要不是“文化大革命”,我們也不知道淘淘和丁丁不是我母親生的……所以這方面她和我外婆比較像。
楊瀾:據說您把您母親接來中南海,幫您帶這些孩子的時候,您的其他哥哥妹妹都不同意?
王光美:不同意。為什麼?就是進中南海難,要是我媽媽在外面,他們隨時想去就到我母親那兒,見面容易。他們說媽媽一進中南海,將來我們看望她都麻煩,進中南海要手續吧,門口不是要登記嗎?我說沒那麼困難,你們來時打個電話,我們在家一通知保衛人員就能進來,沒想像的那麼難。所以後來他們也沒什麼意見。
楊瀾:後來董老夫人,也因為受到你們的事情的牽連,在監獄中生病,遭到很多折磨。您後來是不是很後悔當初把她接進來,她當初要是沒進中南海……
王光美:可是你接不接,她跑不了呀。因為是我的媽媽,你說能放過她嗎?接不接進中南海她也跑不了,躲不過去。
楊瀾:您還記得造反派勒令她搬出中南海之前你們母女最後一次見面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王光美:那場面反正是挺慘的,但她一點兒都沒有怨言。
楊瀾:但是我不知道您跟她之間的感覺?
王光美:搬走之前,我們在外院一塊兒又走了幾步路,因為那個時候在家裡已經開鬥爭會了。反正我跟她說你暫時不在這兒住也好,就住在我們單位的招待所嘛。那時候誰都不能掌握命運。
楊瀾:那個時候是您安慰您母親呢還是您母親安慰您呢?
王光美:當然是我安慰我母親,因為我母親不愛說話。她是一個比較深沉的人,不是特別愛講話,也可能對眼前的形勢有精神準備,我覺得她在鬥爭會上處理得挺冷靜,也沒有害怕,有人說老太太嚇得直哆嗦,是絕對沒有的事。王光美和她的母親在命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是同時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她們都嫁給了一個比自己長很多歲,曾經結過婚有孩子的丈夫,而在婚後她們又都扮演了一個傳統的女性角色,作為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然而她們在性格上的相似之處恐怕更為突出,那就是剋制與堅強。當大難臨頭,男人們都不得不沉默的時候,這些平日裡柔弱的女性卻爆發出驚人的勇氣和膽識。生活中的一些決定可能會影響我們整個一生的命運。有時候我不禁會想,如果王光美當初不是選擇去延安,而是像她原先所計劃的那樣出國留學的話,她後半生的軌跡又將是怎樣的呢?但是也許命運拒絕這樣的假設,無論如何,在那場中國當代最大的悲劇當中,王光美是女主角。採訪中不免要提起那段家破人亡的痛苦經歷,所以我在採訪前特地對她說,對不起,可能要引起您那些傷心事,而她卻很快地回答我說,沒關係,你問吧,我受得了。
在喧鬧的北京市中心有一處寧靜的院落,這裡就是百靈寺。現在它的一個部分已經成為友誼博物館,裡面收藏的都是建國後歷屆元首出訪時所收到的禮物。在館內一個不起眼的保險櫃裡,保留著一條來自緬甸的紅寶石項鍊。送禮的人是緬甸前總理奈溫,他當初大概沒有想到,這份美麗而善意的禮物後來竟成為受禮人羞辱與災難的禍端。王光美:我到東南亞訪問的時候,因為沒有首飾什麼的,外交部就到外貿部給我借了一個別針,說你起碼得有個別針,還有一個就是項鍊。偏偏到額不裡海濱游泳的時候緬甸總理來跟我們說話。說話時,手一拽,項鍊就散了,我一把沒抓住。我就怕它丟,因為我自己知道這是借的,我得還。但奈溫說沒關係,他口氣特大,說沒事,我下海給你撈,管他掉幾顆就掉幾顆,沒事。
txt小說上傳分享
感受王光美(5)
楊瀾:那您挨鬥的時候,站在臺子上,他們硬要您穿上旗袍和高跟鞋,高跟鞋是讓您穿上還是掛在您的脖子上?
王光美:那個我現在說不太準了。好像是我還住中南海的時候,有輛車子開到中南海府右街西門,然後進來幾個人,到我們家說要抄我們家。正好我們家有個特點,我出訪的衣服因為我平常用不著就放在一個小套間裡,比如衣服、鞋子什麼亂七八糟的,他們好像挑了一些,在褲子上給我套上旗袍。
楊瀾:在30萬人面前,他們非常侮辱性地給您戴上乒乓球項鍊,您當時心裡在想些什麼呢?您害怕嗎?
王光美:我不害怕,因為我有準備。我聽這些人坐在吉普車裡吹牛,說他們從哪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